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与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公众服务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人生报道·逝水年华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31版:读者俱乐部
 第A32版:读者俱乐部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 · 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 · 诗意居住
 第B12版:旅游城市·域外风景
 第B13版:广告
 第B1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6版:上海地产
  
2007年10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婚恋课”走入本市高校课堂,专家告诫大学生——
婚前睁大眼 婚后半闭眼

钱滢瓅 蔡立弘


  

  “婚恋”,这一历来在高校非常敏感的话题,如今却成为了一门课程。近日,上海电机学院在本、专科生中试行开设“恋爱、婚姻、家庭和社会责任”的选修课程。思想政治教师徐阿根变身为大学生的爱情顾问,为学生讲解什么是正确的婚恋观。“婚恋课”一开,即受到学生追捧。

  学生情侣结伴听课

  上周四下午,徐老师的“婚恋课”又开课了。来自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汇聚在一个能容纳百余人的教室上课,不少男女同学是双双结伴而来。在开课的第一天,还有同学自己搬课桌椅,在走道上当旁听生。

  “责任”是徐老师的课上出现得最频繁的一个词。对于许多大学生谈恋爱都抱着试试看、玩一玩的态度,他觉得非常不可取。徐老师还提到,现在青年男女相处不太为对方着想、不太肯牺牲、做事情不考虑后果等,都是年轻人谈恋爱的病症。

  “长相也好,金钱也好,都是些表面的东西,可能它能吸引你们一时走在一起,却不能保证一世的感情。”“结婚前睁大眼睛,结婚后半闭眼睛。”这是徐老师给予大学生的箴言。

  学生们都听得很专心,不少人认真地做着笔记。徐老师风趣幽默的语言,常常引来全场笑声一片。

  实例探讨校园爱情

  “教育部颁布的高校学生管理条例中,已经对达到适婚年龄的在校大学生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不作限制。因此,在当代大学生中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刻不容缓。”徐老师告诉记者,新开设的这一课程也是大学生思政课的一种开拓。他花了一个假期,泡在图书馆里,才完成了“婚恋课”的教案。

  徐老师喜欢通过身边的感情例子和大学生一起探讨校园恋情。“我身边的一个学生,到了大四毕业就和女朋友分手了,据说这在大学生中比较常见。为什么工作了,就不能再谈感情了呢?那只能说明两人之间的感情原本就不那么真实可靠嘛。”

  一名听课的男生告诉记者,平时,恋爱通常都是同学间悄悄展开的话题,和家长之间也很少交流,生平第一次在课堂上学习谈恋爱,感到很有趣,老师的讲课对他很有启发。

  课余,不少学生还将自己在恋爱中遇到的问题向徐老师讨教,徐老师也很乐意以“过来人”的经验为学生指点迷津。

  本报记者 钱滢瓅  实习生 蔡立弘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