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与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公众服务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人生报道·逝水年华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31版:读者俱乐部
 第A32版:读者俱乐部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 · 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 · 诗意居住
 第B12版:旅游城市·域外风景
 第B13版:广告
 第B1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6版:上海地产
    
2007年10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关部门调整规划致集资公司资金不足
天津首例合作建房“流产”


  

  本报讯 据《天津日报》消息,今年6月,天津市首位合作建房发起人刘革学透露,在关键环节“拿地”上取得了重大进展。但28日,刘革学宣布,因为土地规划需要调整,时间和成本出现不可控因素,该市首例步入实施阶段的合作建房项目“家园”项目770万元集资,日前全部划归原主。

  成立公司运作集资

  作为合作建房的发起人,刘革学表示,“天津房价已高,市民特别是青年工薪阶层很需要中低价位的住房,但市场无法满足这些需求。”今年5月,天津的个人合作建房者们成立了天津诚和信投资管理公司,所有的参与者都成为股东,合作建房进行正规化运作。

  合作建房者于8月底正式集资,每户预交10万元,截至9月中旬,参与者达到近100户,集资款项达到770万元。

  资金不足被迫放弃

  在集资过程中,刘革学等人得知项目出现变化,有关部门对该地块所在的地域进行了规划调整,地块面积比原定面积增大,这意味着现有资金不足。

  由于成本成为不可控制的因素,经天津诚和信投资管理公司董事会研究决定,暂时放弃锁定的目标地块,在新项目确定之前,先行退回合作人集资。目前,解除合作建房专用账户规定条款、建立公司基本账户、提供集资者名单及账户、划款等相应程序基本完成。刘革学表示,全身而退是明智之举,这是他们对大家负责的做法。而参与者则表示,“我们将坚持下去,随时留意新项目。”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