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与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公众服务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人生报道·逝水年华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31版:读者俱乐部
 第A32版:读者俱乐部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 · 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 · 诗意居住
 第B12版:旅游城市·域外风景
 第B13版:广告
 第B1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6版:上海地产
  
2007年10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路面只见“开膛”不见“缝合”
南京西路人行道铺设方案迟迟未定导致工期拖后
许明 、徐轶汝


  “人行道还没铺完怎么又开挖了?”市民王小姐昨天向本报962288热线反映,南京西路两侧的人行道在今年年初施工结束后,就变得坑坑洼洼,不知何故近来又开始挖掘了,如此反复施工给行人造成了很大不便。

  道路坑洼一年

  王小姐在南京西路附近上班,她说,每天这里的人流量都很大,特别是早晚高峰时间。今年年初,南京西路架空线入地工程完工,本以为商业街能恢复以前的整洁模样,但施工队撤走后,留下了坑洼不平的人行道,一遇到大风天气立即尘土飞扬。今年9月份,施工队又来了,可还没怎么动就又撤走了。国庆之后,施工才得以继续。

  昨天中午,记者在南京西路陕西北路口看到,在南京西路南侧人行道上,工人们正在用掘土机作业,一旁摆放着十多个黄色的施工路障。两名工人称,他们正在铺设侧平石(道路路面和人行道之间的基石),所以需要凿地施工。据观察,平均3米多宽的人行道,摆上几个黄色的施工路障,就少了三分之一,人多的时候,行人只能走到机动车道上去,其中不少地方还坑坑洼洼,老人孩子走上去,确实要留个心眼。

  工期一拖再拖

  记者随后就此问题咨询了施工铭牌上标示的“静安区市政工程公司”,对方称,他们只负责南京西路(成都北路至延安西路段)人行道铺设施工,其他情况需联系上级部门。

  静安区市政工程与配套管理局信访科的贾先生说,按照规划,年初架空线施工完成后,就要开始铺设人行道。之所以拖到现在,主要是相关设计方案迟迟没有敲定,加上诸如电话亭、书报亭等配套设施也需重新布局,所以,整体的规划一改再改,工期也就相应延后了。等到9月份一切敲定后,施工队进驻,但国庆节到了,又恰逢旅游节、女足世界杯和特奥会等重大活动,工程只能暂停。据贾先生说,整个工程年底前肯定能全部完工,今后数年,如无意外,南京西路该路段不可能再挖掘施工了。

  采访中,不少市民认为,路面挖开后,肯定要重新“缝上”,这一点当初“开膛”之时就应该考虑到,所以相关的设计方案当时就应该一并准备好。道路施工肯定会影响市民出行、市容市貌,这一点可以理解,但相关部门应力求提高效率,合理安排工程,尽量把各种影响降到最小程度。

  实习生 许明 本报记者 徐轶汝

  评论 0710301070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