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小黑哭泣 吴天慈 |
|
◆ 吴天慈 抗战时期,父亲随复旦内迁,住在四川北碚北温泉缙云山半山腰,一个叫松林坡的地方,右与叶浅予夫妇为邻,左有孙瑜一家相伴,山顶有缙云寺,脚下是嘉陵江,山势陡峭绮丽,真可谓“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姐姐寄宿北碚读高小,周末回家。一次抱回一条小狗,取了大名:小黑。当时常跑警报,躲防空洞,小黑留家,尽职尽责,屋外稍有动静,便狂吠不已。几年中家里未曾有盗贼光顾,首推小黑之功。山中多猛兽,孙家一条大狼狗就是被豹子吃掉的。姐姐过完周末回北碚,小黑吃完姐姐喂它的半个烘山芋,是一定要跟她走到松林坡尽头的松亭,才会停下。过了松亭,山路下行,姐姐无论如何是不会让小黑再往前走了,怕它遇上豹子。小黑真听话,到了松亭便乖乖坐下,露出黄黄一块胸脯,伸出大舌头喘粗气,目送姐姐消失在山路转弯处,才怏怏而归,数年如一日。 抗战胜利后,大家急着复员,小黑到底是怎么处理的,我小,一直没有印象,直到60年后,老姐姐从加拿大带了属狗的双胞胎外孙女回国省亲,闲聊中,从大狗二狗谈到四川的小黑,才晓得了它的结果。 1946年回上海前,父亲将小黑托付给山下码头一家叫临江楼的餐馆老板,人家答应善待小黑终身,全家才终于放心。临走,我们从码头上船,一早就担心会与小黑不期而遇,姐姐说,经过餐馆时,格外小心,老远看清了确实没有小黑在外游荡的身影,才惶惶然一路小跑,逃过餐馆门前。姐姐老大,已经懂得人间冷暖和离情别绪,始终坐在船头,眼泪汪汪仰望松木齐天的缙云山,“不知重回待何年?” 突然几声再熟悉不过的犬吠,让姐姐发现了小黑,在餐馆门前,看见它正被众人挥舞棍棒往餐馆里撵。“小黑!!”姐姐情不自禁大叫一声,小黑听到了,冲破阻拦,发疯般朝码头直奔而来,船正好徐徐驶离,小黑在鹅卵石河滩上,深一脚,浅一脚左右狂突,高声吠叫,其声凄绝,望着木船渐行渐远,绝望的小黑居然拼命一跃入江,追赶木船……目睹此情此景,姐姐忍不住掩面而泣。妈妈过来安慰她说:“小慧,小黑晓得游不动会自己回去的。” 小黑没有回去,妈妈眼见它突然消失在滔滔江水之中了。 故事说完,举座默然。好像刚刚失去了一位亲人和朋友,只有大狗二狗在隔壁用英语争论什么。许久,姐姐叹息道:“在为小黑哭泣的那一刻,我晓得自己的童年结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