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 都 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投资理财
 第A21版:股市分析
 第A22版:求职· 职场动态
 第A23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A24版:广 告
 第B01版:休闲
 第B02版:休闲 · 全家乐
 第B03版:休闲·我家厨房
 第B04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
 第B10版:汽车 · 时尚运动
 第B11版:汽车 · 时尚运动
 第B12版:汽车 · 时尚运动
 第B13版:汽车 · 时尚运动
 第B14版:汽车 · 汽车科技
 第B15版:汽车 · 时尚运动
 第B16版:汽车 · 我爱我车
 第B17版:汽车 · 安全专版
 第B18版:汽车 · 车界车市
 第B19版:汽车 · 车界车市
 第B20版:汽车 · 安全专版
 第B21版:上海地产
 第B22版:上海地产
 第B24版:上海地产
 第B25版:上海地产
 第B26版:上海地产
 第B27版:上海地产
 第B28版:上海地产
 第B29版:上海地产
 第B30版:上海地产
 第B31版:广告
 第B32版:广告
    
2007年10月3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马威

唐宁


  唐 宁

  以超难度的试题与人为压低分数的办法,给中考高分学生当头泼一盆冷水;让毕业班学生初次月考“全军覆灭”,已成了重点学校的惯例和传统。据本报记者报道,“下马威”如今引发利弊之争。

  学校方面总说,“这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否则怎么能经历今后漫长的考试道路?”问题是,这种“下马威”真能练出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吗?在一次次的折磨后,他们的自信心还能恢复吗?如果看穿这种评估方式,只是“我不行你更不行”的把戏,“下马威”权威何在,励志作用又何在?

  以我的观察,这种“下马威”有百弊而无一利。它在青少年学生心理上制造的阴影,在其人格形成中的负面效应,远大于所谓的警示意义。我认识一个女孩,以优异成绩被保送到重点高中,遭遇一次次“下马威”后深感抑郁,导致精神分裂症。而调皮学生从反复折腾中“逃”出来,开始厌学的例子更不胜枚举。调查显示,学生中有心理健康问题者已近半数,这是应该警惕的。

  “下马威”还有另一种负面作用,就是培训出以指责、批评为主的家庭教育方式,造就了大批“怨母”。有个小朋友对我说,“妈妈的娱乐活动就是骂我”。

  我曾在美国学校参观,看到一名瘫痪儿被固定在床板上竖立起来,用唯一能动弹的手掌拿了彩笔在画板上涂抹。老师满面笑容地告诉他:“很好!像一只小鸟站在草地上,你真有艺术天赋!”轮到学校汇演,孩子哪怕只说一句台词,家人也会捧着鲜花,盛装出场。我们的孩子固然需要抵御风险的能力,但也应有面向广阔人生和世界的豁达与自信,这个道理我们的教育界人士不会陌生吧?

  十七大电视报道中,有个小记者向教育部领导发问:“教改总是说减轻学生负担,为什么我们的书包还这么重呢?”问题没得到切实的解答,但我们听到了孩子的心声。

  [本文上海电台今天下午4时30分《晚报大家听》(中波990、调频93.4)同步播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