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到2009年基本完成中心城区民宅二次供水设施改造 出水清 淘米时铁锈屑不再混进来 姚丽萍 |
本报讯(记者 姚丽萍)从今年起到2009年,本市基本完成中心城区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改造任务,并逐步实现供水企业“管水到表”,让居民住宅水质与出厂水质基本保持同一水平,水龙头流出黄色“锈水”的情况将被基本杜绝。昨天下午,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发布《关于中心城区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和理顺相关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 目前,本市居民住宅二次供水的主要问题是: ● 一些建筑材质标准较低或年久老化,导致自来水的浑浊度、色度和铁等指标时有超标; ● 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由物业企业负责,供水企业只是管到街坊管道,“分割管理”容易导致责任不清晰、管理不到位。 按照昨天发布的《实施意见》,3年内,本市中心城区将改造11.4万只屋顶水箱,0.87万只地下水池,1.3万台水泵,更换除部分商品房以外的住宅室内立管,将276万只水表从户内移至户外。根据“政府主导,市、区联手,居民自愿,企业参与”等原则,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的改造资金来源是:政府补贴一点、供水企业自筹一点、住宅维修资金承担一点。此前,静安区等已实施了二次供水设施改造的试点工程,改造以后,居民普遍反映水质明显改善。以前,水管里会流出铁锈屑,老人淘米时要戴着眼镜把它们挑出来,现在已不需要了。 针对“分割管理”,《实施意见》明确,供水企业实施“管水到表”,物业企业协助搞好供水服务,须将二次供水设施的竣工图纸、相关资料及时完整地移交给供水企业,确保供水管理工作不断、不乱。 为了防止出现“盖新住宅、用老办法”,市水务局、市房地资源局现已出台《关于新建居民住宅供水设施验收执行二次供水设施改造标准要求的通知》,明确规定,凡新建交付使用、符合标准的居民住宅,由供水企业管理一步到位,直接“管水到表”。 (市政府新闻发布会相关报道见A2版·要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