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 闻
 第A03版:焦 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法治视窗
 第A10版:广 告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投资理财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生活之友
 第B02版:生活之友 · 行家点拨
 第B03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 · 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 · 吃遍中国
 第B12版:好吃 · 饕餮四海
 第B13版:广告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上海地产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广告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 广 告
 第B23版:广告
 第B24版:广告
  
2007年11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人柳杰、田绿茵从礼金中拿出1.5万元为民工子弟学校孩子圆梦
一场婚礼捐出一个篮球场

瞿艳花、朱全弟


  松江区一对新人刚刚完婚,由于他们的婚礼给民工子弟学校的孩子们带来了一个篮球场,小夫妻俩如今成了当地的“名人”。新郎叫柳杰,区房产交易中心职员;新娘叫田绿茵,在外企工作。

  一句玩笑话当了真

  不久前,担任“爱心家园”理事的柳杰,和同伴一起到九州民工子弟学校看望孩子们。学校位于松江和青浦交界处,步行到最近的镇——小昆山镇也要花1个多小时。学生300多人,几乎清一色来自贫寒的外地来沪人员家庭。虽然今年暑假区政府拨款改善了九州学校的校舍,厕所、教室等都有明显改观,但校长黄军却一直有块心病:孩子们需要体育锻炼,学校需要一个操场,然而建一个篮球场要花1万多元。

  “那好办,柳杰不是要结婚了嘛,从每个红包中抽出100元不就完事了?”不知谁开玩笑地说了一句。没想到柳杰当即拍板说没问题,由他去做未婚妻的思想工作。

  婚礼从简捧出爱心

  10月28日晚,泰晤士小镇水上餐厅,柳杰和田绿茵并肩站在门口恭迎嘉宾的到来。仪式开始了,没有请司仪,没有醉酒狂欢,一切从简。无论大厅服务员还是现场嘉宾,都凝神观看一段录像。

  录像里没有叙述两人从相识到相爱的甜蜜过程,甚至找不到一张新郎新娘的结婚照;有的只是九州民工子弟学校孩子们那一张张笑脸和简陋的学习环境。接着,柳杰对亲朋好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和绿茵都是普普通通的人,也想做一个有爱心的人。我们打算从每个红包中拿出一部分钱给学校的孩子们建一个操场,也算是我代为转达大家的心意。”

  短时间的沉默后,婚礼现场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

  爱心球场即将动工

  “一刻也不能耽搁,越快越好。”新婚的第二天一早,新郎新娘就赶到九州学校和校长商量筹建篮球场之事。原本打算从每份礼金中抽100元,但这只能凑到五六千元,于是他们索性从礼金中拿出1.5万元,建篮球场后余下的钱用于资助一部分贫困学生。几天后,工程队将进驻学校,再过半个月,一个篮球场将出现在孩子们的面前。

  柳杰和田绿茵的婚礼捐助创举在松江引起强烈反响,一些看惯并厌倦了繁复冗长婚礼的年轻人也心动了,“等我结婚时,也要捐出一部分钱资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有位准新人说。

  通讯员 瞿艳花 本报记者 朱全弟

  评论 0711011070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