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 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目 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法治视窗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读者之声
 第A22版:职场方圆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投资理财
 第A25版:新民环球
 第A26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7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28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A29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30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1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2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 · 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 · 情感
 第B04版:家庭 · 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 载
 第B08版:阅 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 · 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 · 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 · 搜乐寻趣
 第B13版:广告
 第B14版:时尚·美容派对
 第B15版:时尚·心情主张
 第B16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天天搜楼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23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24版:e生活·掌上天地
  
2007年11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论语】
“公众参与决策”的要害还是“真抓实落”

郎友兴


  今年国庆“黄金周”前后,有关“黄金周”的存废争议再次掀起大波。不少人认为,新休假方案算不上是什么国家机密,在制定过程中,应该让整个社会充分地参与讨论。但是,国家旅游局官员表示,“黄金周”保留与否,并非一项简单工作,必须经过慎重研究后才能决定。这样的表态似乎将公众对休假方案发表意见的路堵死了。现在发改委官员总算说了“公众参与是决策能否科学化的关键”。据报道,国家发改委已启动一个研究项目,力图三年内掌握政府决策中让公众有序参与的办法。

  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公众参与决策”机制,无论就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决策本身的质量,还是提升决策的合法性、落实以人为本的民本精神,都有积极的意义,而公众自然会举其双手而欢迎之。不过,话得说回来,在中国,有关公众参与决策并不是新出现的现象或要求。毛泽东同志所提出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其中“从群众中来”应该说就内在地隐含着公众参与决策的意思。近些年来,公共参与决策各地尝试了不少做法。但是,实事求是地说,难见可让人称道的成就。发改委一个官员也坦言决策领域存在着四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决策的随意性大、“咨询机构变成了单纯的‘秘书班子’或‘论证班子’”、“封闭运作”使得决策透明度不高以及决策失误后追究责任很难落实。从这四个问题来看,问题的要害恐怕不在缺乏公众参与决策的形式或渠道(当然,形式或渠道不够多与畅通依然是个大问题),而在于政府官员的认知与权力本位上。政府官员是真心实意地让公众参与决策还只是做做形式作个秀罢了?专家和公众在公共决策中到底能占有多少的分量?我们的决策最终是否属于谁有权、谁权大者说了算这种类型?事实上,如何让公众参与决策在技术上并不复杂,只有首先在认知上改变根深蒂固的“官本位”的痼疾,才有可能走向“公众广泛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依法决策相结合的方式”。发改委的三年预期,说明认知上已有了基本的变化。认知上改变后,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具体落实,即官员们常挂在嘴边上的“真抓实落”。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