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有调整 臭氧预警信号开始发布 董纯蕾 唐洁 |
本报讯 (记者 董纯蕾 实习生 唐洁)臭氧预警信号开始发布。霾、霜冻、干旱等3类预警信号,也加入此列。原“低温、雷雨大风、雪灾”等3类预警信号分别修订为“寒潮、雷电、暴雪”。市气象局昨天下午宣布,申城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种类正式由11种扩容为15种。 臭氧预警信号共分二级,分别以黄色、橙色表示。如果未来4小时内可能出现小时平均浓度大于100ppb的臭氧,或已经出现小时浓度大于100ppb的臭氧且可能持续,就发布黄色预警;而当这一浓度超过120ppb时则发布红色预警。气象部门建议市民,收到臭氧预警后,适当关闭门窗,减少空气流通和户外活动,尤其不可进行剧烈运动,有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市民则要注意减少外出。气象部门同时会建议交通部门实行交通管制,减少车流。 臭氧是一种二次污染性气体,不是由自然界直接生成,而是挥发性有机物与氮氧化物在一定的气象条件(如光照)下发生反应后生成的。它对地球而言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能过滤紫外线、杀死细菌;另一方面又具有极强的氧化性,过量吸入人体后,在肺泡中发生氧化反应,加速人体器官的老化,令人衰老甚至患病。过高浓度的臭氧还将破坏植物生长的生态环境,可使橡胶开裂,降低农作物产量,并使大气能见度降低。 欧美国家如今都制定了臭氧污染等级标准,我国目前也制定了相关标准。与发达国家的大城市相比,上海的臭氧浓度不算高。经过一年观测,目前上海臭氧浓度在50ppb至60ppb,而美国一般在90ppb至100ppb。 据上海空气中臭氧浓度观测资料,从2005年6月到2007年6月间,市区内臭氧浓度超过(含)100ppb/小时-120ppb/小时的有12天;超过120ppb/小时的有3天。 目前上海的臭氧监测水平已与国际接轨。徐汇、金山、崇明、浦东、宝山和青浦6个臭氧检测点,即时监控臭氧浓度:在线臭氧分析仪的采样探头在楼顶采集空气,通过软管导入分析池中,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臭氧浓度。 详细 071102106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