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 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目 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法治视窗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读者之声
 第A22版:职场方圆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投资理财
 第A25版:新民环球
 第A26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7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28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A29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30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1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2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 · 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 · 情感
 第B04版:家庭 · 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 载
 第B08版:阅 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 · 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 · 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 · 搜乐寻趣
 第B13版:广告
 第B14版:时尚·美容派对
 第B15版:时尚·心情主张
 第B16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天天搜楼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23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24版:e生活·掌上天地
  
2007年11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与热火朝天的房地产开发相比,我国的科技、教育、文化、农业、环保、气象等行业更需要资金投入
名企纷纷介入房地产

刘文国


  新华每日电讯 记者最近在贵州一些地方采访时发现,受房价持续上涨、房地产业利润丰厚等因素影响,原本从事制药、化工、电力、煤炭开采等行业的公司,如今纷纷注册成立了房地产开发公司,圈地盖楼,像小有名气的贵州神奇、百灵制药公司等,都办起了自己的房地产开发企业。2006年以来,贵阳市的房地产开发公司由600多家增加到了720家。

  其他地方也出现了类似现象。全国知名企业如联想集团、德力西电气、雅戈尔服装公司等,近年来也涉足房地产业。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6年全国房地产开发共完成投资19382亿元,比上年增长21.8%,加快0.9个百分点。今年1月至8月,全国房地产开发已完成投资14276.75亿元,同比增长29%,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已达21.4%,同比提高了0.4个百分点。

  逐利是资本的天性,原本从事其他行业的企业争相跻身房地产业似无可厚非,问题是投资短期内向房地产业集中,会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持续、可协调发展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与投资、外贸进出口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在近年来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我国消费这驾马车始终处于疲软状态。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今年以来我国一些地方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近于零增长。而据金融部门统计,到今年6月末,全国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已达到将近2.6万亿元,不足10年内增长了135倍。

  我国的房地产开发,主要依靠银行信贷资金运作。房地产开发热、购房热,使大量资金短时间内向房地产业集中,不仅会造成其他行业资金短缺,影响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而且使房地产业本身风险增大。贵阳市现有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中,注册资金100万元、四级以下资质的就占了80%,抗风险能力堪忧。        (刘文国)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