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科技卫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法治视窗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 广 告
 第A09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上海人家
 第B01版:证券周刊
 第B02版:证券 ·大势分析
 第B03版:证券 · 投资基金
 第B04版:证券 · 股海淘金
 第B05版:证券 · 沪市月报
 第B06版:证券 ·深市月报
 第B07版:夜光杯
 第B08版:夜光杯
 第B09版:连 载
 第B10版:阅读
 第B11版:新智
 第B12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3版:国家艺术杂志 · 纸上展厅
 第B14版:国家艺术杂志 · 博物剪影
 第B15版:国家艺术杂志 · 创意设计
 第B16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13版: 中国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11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民间游资监管难题如何破解?

胡作华 张奇志

  ■ 绰号“小姑娘”的美容院老板图 TP

  通过丽水市人民检察院一纸公诉状,绰号叫“小姑娘”的美容院女老板杜某非法募集7亿元资金的诈骗案日前浮出水面。据公安、检察机关调查取证,杜某从2003年开始,以月息3分至1角的高息非法募集资金7亿多元,至案发尚有1.25亿元人民币未归还。

  令人担忧的是,“小姑娘”非法集资诈骗案非个别事件。半年多前,浙江义乌“亿万富姐”吴英的“暴富神话”曾轰动一时。

  近年来,我国各地政府采取多种措施遏制民间非法融资行为,但无论是发达的沿海地区,还是欠发达的内地,民间资本依然“暗流”涌动。民资监管难题,应如何破解?

  非法融资禁而不绝

  “小姑娘”杜某有很强的社会活动能力。所以,当她以做房地产项目、投资越南矿山、青田钼矿、化妆品生意等借口公开向社会非法募集资金时,不少人相信这是个暴富的机会。

  在案发后尚未归还的1亿多元差额中,除被杜某挥霍的外,相当部分被用作偿还前面那些出资者的利息或者本金。但是,尝到“甜头”的人终究是少数,更多的人是懊悔。

  浙江民间融资行为向来活跃,民间借贷对扶持初创期的中小企业成长、弥补正规金融服务不足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这是一种游离于监管之外的金融活动,不可避免地掺杂一些“灰色”甚至“黑色”行为。这两年来,在银行业宏观调控和资金流动性过剩背景下,民间资本“暗流”涌动现象更突出。

  当前一些地区的民资“暗流”主要通过寄售行、调剂商行等载体进行。寄售行和调剂商行的定位本是受人委托代理销售委托人的代销物品,并从中收取代理费,现实中不少寄售行开展的却是“典当式经营”,即通过财物抵押发放短期借款。

  在宁波的余姚、慈溪一带,一些调剂商行违规开展“典当式经营”现象比较突出。据宁波市法院系统反映,有的调剂商行直接非法吸收存款、发放高利贷,有的对借贷者提供的抵押物品“来者不拒”,成为犯罪分子的销赃渠道,一些赃物在寄售行“典当”后进入二手交易市场。

  一份针对浙江金华寄售行业存在问题的调查指出,当地寄售行业超范围经营较为普遍,有的一手高息集资、一手放高利贷,成为“地下钱庄”。由于需求旺盛,这一行业发展迅速,金华市开发区2004年有寄售行45家,2005年为102家,到2006年达150多家。

  监管:“知”易“行”难

  前两年,慈溪市曾对寄售业、废旧物资回收行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项整治,并在全市播发通告,“严禁以任何形式经营典当业务和资金借贷活动”。但直到现在,慈溪一些寄售行“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仍存在,甚至当地一个旧机动车交易市场内的经营户也做起了“地下典当行”的生意。

  对于民间非法融资的监管,有关部门的看法觉得“很难”,而且是“知”易“行”难,也就是明知道其危害,但监管起来缺少依据、缺少手段。

  如果说寄售行的行为是“暗”的,那么还有“明”的。浙江银监局副局长韩沂说,一些“融资咨询”、“再抵押”、“投资中介”等小广告中,隐藏着高息借贷、短期融资等非法行为。

  “由于现有的商业银行法等法规没有涉及民间融资的规定,银监部门也没办法去管。”他说,“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切断它们与银行之间的资金联系。”

  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副行长郑南源认为,现在存在流动性过剩问题,加上银行储蓄利率低,投资渠道少,大量的民间资金在寻找出路。由于缺乏法律支撑,有关部门的监管职能不明确,无法有力打击非法的民间借贷。

  专业人士指出,目前,依靠地方政府组织经常性的清理整顿,仍是遏制非法融资泛滥的选择。

  民资“暗流”何时见光

  浙江省金融办副主任盛益军说,这几年,社会上希望能对民间融资“加强引导”,一个现实的难处是,正规的民间借贷跟非法融资行为很难区分开,很多时候,人们区分的依据是“出了事的就叫非法融资”。

  盛益军说,由于缺乏专业的统计,目前浙江民间融资的具体规模很难掌握,据估测应在1500-2000亿元之间,其中温州约有400-500亿元,宁波约400亿元。其方式有个人之间互相借贷,也有企业集资行为,一般来说,如果是针对非特定对象集资的,就可能隐含有非法融资行为。

  记者了解到,目前在民间融资管理上,国家只有一部取缔非法集资活动的管理办法,对于一般民间融资的管理没有相关法律依据。有关部门所能做的,就是设立几个民间融资利率监测点,对其运行和发展状况的监管几乎是“空白”。

  浙江某地银监部门一位人士说,不对民间融资登记备案,掌握不到情况,若要求登记备案,又存在一些问题。“前些年曾有人提出对民间融资登记备案,但政府担心实行登记后,一旦出了事,会找政府。”这位人士说。

  担心归担心,民间资本的“疏”“堵”对策必须尽快出台。专家提出,当前社会的融资体系应是多层次的,有企业通过股市、债市直接融资,通过金融机构间接融资,还应有短期借贷形式的民间融资。因此,必须正视民间融资的历史和现实,及早出台管理办法,界定清楚合法与非法界限,从而肯定合法的,打击非法的。新华社记者 胡作华 张奇志      

  (新华社杭州11月2日电)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