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科技卫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法治视窗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 广 告
 第A09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上海人家
 第B01版:证券周刊
 第B02版:证券 ·大势分析
 第B03版:证券 · 投资基金
 第B04版:证券 · 股海淘金
 第B05版:证券 · 沪市月报
 第B06版:证券 ·深市月报
 第B07版:夜光杯
 第B08版:夜光杯
 第B09版:连 载
 第B10版:阅读
 第B11版:新智
 第B12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3版:国家艺术杂志 · 纸上展厅
 第B14版:国家艺术杂志 · 博物剪影
 第B15版:国家艺术杂志 · 创意设计
 第B16版:国家艺术杂志
    
2007年11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博物馆今起展出伦勃朗原作等荷兰艺术珍品
《东方人》“圣彼得”在沪亮相

林明杰

  ▲中外观众在欣赏《圣彼得不认主》
  ▲制作于1636年的银质风车杯 本报记者 郭新洋 摄

  70余件来自荷兰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的艺术珍品,今起在上海博物馆展出。伦勃朗等荷兰17世纪艺术大师的作品都在这个名为《伦勃朗与黄金时代》的展览中亮相。

  区别真假“伦勃朗”

  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是世界十大艺术博物馆之一,该馆拥有世界上最重要的伦勃朗绘画作品。伦勃朗是17世纪荷兰“黄金时代”的代表艺术家,他的油画《夜巡》是世界美术史上的名作,也是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由于伦勃朗作品赝品很多,因此鉴别其真伪非常重要。该展中有2幅伦勃朗油画真迹,分别为《东方人》和《圣彼得不认主》。还有2幅伦勃朗画室的油画作品,可以算是伦勃朗“监制”的作品,分别为《夜晚的圣家族》和《施洗约翰被斩首》,以及伦勃朗学生阿尔特德·海尔德的油画《大卫王》。这些作品与伦勃朗的风格非常相似,有兴趣的观众仔细对比,或许能看出辨别真假“伦勃朗”的门道来。伦勃朗的画风细腻逼真,他往往用“四两拨千斤”的功夫来画某些关键部位,而其他部位则较虚。这有点像齐白石的画——虫子用工笔手法画,花叶则是大写意。有虚有实是伦勃朗区别于当时许多同行的高超之处,使得画面富于变化,留有想象空间,也比较符合人视觉聚焦的原理。另外,伦勃朗非常善于用光,但是他画中的光既不是自然光,也不是单一的灯光,而是画家根据画面需要自由安排的光,有点像舞台束光。

  伦勃朗还以蚀刻铜版画闻名于世。本次展览集中展出了他的20幅最出色的版画,其中包括他最早的版画自画像。

  风俗场景入画中  

  17世纪,海上贸易使荷兰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其艺术也日趋繁荣。肖像画、风景画、静物画、历史题材画、宗教画、风俗画等画种均获空前发展,产生了弗朗斯·哈尔斯、雅各布·范雷伊斯达尔、彼得德·霍赫等世界知名艺术家。

  展览中,扬斯滕的《快乐返家》表现了一群喝醉酒的人离开小酒店准备乘船而归时的喧闹滑稽举动。画家借此警醒人们不要酒后失态。雷伊斯·达尔以田园牧歌式风景画闻名于世,他描绘多云天空时对细节的精彩表现令人叹为观止。这从他的代表作《本特海姆城堡》中可充分领略。彼得德·霍赫的《母亲为孩子头发除虱》,则使我们通过窗户洒进室内的温暖光线,一窥17世纪荷兰人的私密空间,不愧为荷兰风俗画的经典之作。同时展出的还有一组描绘儿童嬉戏场面的彩釉瓷砖。在照相技术还没有发明之前,这些风俗画为世人保留了非常珍贵的历史场景。

  赌酒之风杯中现  

  该展中,有9件精美的荷兰银器名作值得细细观赏。其中两件为饮酒比赛而制的风车杯非常有趣。这种杯子只能倒置安放,因为其底部制作成风车房。喝酒时,饮者吹口气,风车便转动起来。饮者必须在风车翼板停下来之前喝干酒,否则就必须按照风车所带动的时钟所示数字喝掉同样杯数的酒,然后再传给下一个人。

  还有一个赌杯,也是倒置放着的,其杯底柄端站着一个手持弓箭的人,成为一个半圆形弯杆的平衡支点。弯杆两端各有一只飞鸟。喝酒前拨动弯杆,它转到谁那里停下,谁就得喝酒。

  展览还展出了部分荷兰代尔夫特陶器,从中可以体会到当时荷兰人模仿中国瓷器的独特情趣。

  据介绍,由于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正在进行改建,才使该馆珍贵藏品有机会到上海展览。该展之成行还得力于PHILIPS和ING的支持。为了配合展览,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制作了一个特别网站:www.rembrabdtinchina.com。  本报记者 林明杰

  详细 0711031060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