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闻|目|睹| 四明村老屋旧事 周亨业 |
1945年我出生在四明村内最后一个门牌号码118号,人称“周公馆“的老屋里,我祖父周仰山早年追随孙中山加入光复会,辛亥革命后他曾担任旅沪“宁波同乡会”会长,在增建四明村住宅时,身为四明银行董事之一的祖父与董事长孙衡甫交情深厚,又是儿女亲家,孙衡甫获悉周仰山也正在为自己筹建住宅,但尚未选址,建议他把造房的图纸取来与四明村一起建造。于是四明村南端入口处造起了一幢与村内石库门住宅不一样的独立式带花园的大洋房,占地面积相当于弄内六间石库门房加一条横弄堂,周仰山入住四明村给此弄带来人气,老上海许多政要、海上闻人、大亨都来过118号,当年上海商业巨头刘鸿生是祖父的学生,每逢大年初一必备礼品来我家拜年。周信芳之父周慰堂是我祖父的远房堂兄,早年迷上京剧,曾随戏班浪迹江湖,被族长逐出祠堂,周信芳就是在他父亲随戏班跑江湖时诞生的,多年后祖父任族长后,在开第一次祠董会上力排众议,帮周信芳父子取得了还族之权,之后,每年正月,周信芳父子为感激周仰山之恩,必来四明村118号贺岁拜年,从前,118号花园大门是朝东开的,我很奇怪,据说,周仰山曾听风水先生告诫:“你家筑屋大门必须朝东,方大吉大利。”某年,我去宁波探亲,看到祖父老宅“周仰山宅”已被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那老屋的大门也是向东而开。四明村的“周公馆”设计有许多独特之处,花园进来便是大厅,过穿堂间左右各有一条楼梯可上楼,从后门进屋,还有两条小楼梯,一条通二楼后面几间男佣之房,与前楼隔离。另一条楼梯比较隐蔽,紧贴前楼穿堂间,与前楼相通。儿时,孩童们喜欢在楼梯内捉迷藏,奔来跑去,满头大汗,欢笑声、嬉闹声给这幢老屋增添几分活力。 四明村里有首弄堂儿歌:“小弟弟小妹妹跑开点,敲碎玻璃老价钿!”可是弄堂里的小朋友最喜欢有玻璃打碎,原来有个卖自制甜酒酿的人,天天串弄叫卖,也可用碎玻璃换酒酿,村里很多人爱吃他的酒酿,香甜多汁,从未吃到过夹生或发酸的。 ◆ 周亨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