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民生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文娱新闻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体育新闻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来信来论
 第A12版:深度报道
 第A13版:读者之声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 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 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乐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舞蹈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军事博览
 第B17版:求职
 第B18版:求职·广告
 第B19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0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1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2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3版:求职· 移民·留学
 第B24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5版:求职· 外语培训
 第B26版:求职· 留学动态
 第B27版:求职· 职场动态
 第B28版:求职· 培训动态
  
2007年11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蛙吃虫排“有机肥”水稻生长“零农药”
青浦练塘镇18亩稻蛙试验田增收5倍多
马亚宁


  本报讯 (记者 马亚宁)稻田养蛙,蛙吃虫排泄有机肥,水稻生长“零农药”。丰收金秋,上海青浦现代农业园尝试的稻田养蛙新技术,让市郊稻农尝到甜头。昨天,记者走进青浦练塘镇18亩稻蛙田看到,农民们个个乐开怀,“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种稻养蛙双丰收,每亩稻田综合效益达6066元,比不养蛙稻田增收5倍多。

  稻蛙“凶猛”

  稻田养蟹,稻田养鸭……水稻套养种植不是件新鲜事。近几年,青浦稻农不断尝试“一地多用”,却无法彻底甩掉农药化肥,让稻米升级成“有机稻”。今年7月初,一种引自福建的虎纹蛙苗,让青浦园区农业科技专家灵机一动:蛙类是稻田害虫的天敌,害虫是蛙类的美餐,蛙粪又是理想的有机肥料。

  “福建籍”虎纹蛙是长三角野生虎纹蛙与海南人工饲养蛙的杂交种,个头比牛蛙小,较青蛙大,独有一套敏锐视线,生性凶猛,弹跳力强。它喜欢栖息在水田、池塘、沟、河岸边的草丝中,偷袭螟蛾、稻苞虫、稻蝗虫、蝼蛄、蟋蟀、叶蝉等30多种水稻害虫,且能摄食人工配合饲料,被称为“庄稼卫士”。

  稻香蛙美“零农药”

  今夏水稻出苗时,青浦农业科技孵化中心将引进的5.4万只虎纹蛙苗,放养到18亩稻田里。每两亩水稻的田埂四周,搭起一米多高的防护网,防止蛙苗慢慢长大后,蹦蹦跳跳逃离稻田。

  接下来,水稻的“有机”生长,有点“坐享其成”:与普通水稻田相仿,种稻养蛙无需额外的田间管理,更不必施肥锄草,打农药。据统计,一只虎纹蛙每天的食虫量达260多只,一年能吃掉一万只害虫。如此一来,以稻养蛙、以蛙护稻,一条自然有机的生物链在稻蛙田里良性循环,每亩减施化学碳胺100公斤、磷肥25公斤、钾肥15公斤。

  经过三四个月的稻蛙“互动”,水稻长势良好,每亩收获360公斤,且稻米有机“零农药”,身价倍增,市民吃了放心,农民种植省心。而割稻捕蛙后,虎纹蛙产量为每亩240公斤,市场行情看涨,亩效益3840元以上。

  明年推广在即

  目前,稻蛙田边正在搭建种蛙越冬池、产卵池、孵化池、蝌蚪池。青浦现代农业园区农业科技孵化中心副主任薛芹芹告诉记者,稻田养蛙减低农业生态污染,又帮农民增收,明年将在五六百亩水稻田间实施,并逐渐推广到户。

  同时,青浦拟成立稻蛙生产合作社,形成蛙稻生产产业链,建设虎纹蛙幼苗孵化基地,以及蛙类速冻冷藏加工等,进一步推进田间稻蛙“互帮互助”。三年内,计划推进1000亩高密度、9000亩中低密度蛙稻种植,为青浦“万亩有机稻”计划提供技术配套。

  评论 0711041020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