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民生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文娱新闻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体育新闻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来信来论
 第A12版:深度报道
 第A13版:读者之声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 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 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乐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舞蹈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军事博览
 第B17版:求职
 第B18版:求职·广告
 第B19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0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1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2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3版:求职· 移民·留学
 第B24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5版:求职· 外语培训
 第B26版:求职· 留学动态
 第B27版:求职· 职场动态
 第B28版:求职· 培训动态
  
2007年11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音舞歌汇成热流迎世博
——昨晚“千人交响慈善艺术盛典”侧记
杨建国

  ■ 歌唱家幺红 本报记者 郭新洋 摄
■ 黄豆豆舞蹈《秦王点兵》
  ■ 谭元元(右)演《天鹅湖》第二幕
  ■ 李云迪弹奏《猫》主题曲
  ■ 大提琴家秦立巍

   昨晚,由上海世博事务协调局、市慈善基金会、艺术节中心和上海恒隆广场联合主办的“迎世博创和谐——2007千人交响慈善艺术盛典”在上海大舞台举行。来自本市与北京、广东、江苏、福建的六支交响乐团,与一批歌唱家、演奏家、舞蹈家联袂上演了一场风格典雅、气势宏伟的晚会。

  大乐团 不同凡响

  上海大舞台的舞台确实很大,平时举办演唱会,舞美师们总要想方设法设计出种种道具设备,才能使得舞台比较充实好看。昨晚的这台艺术盛典,由于坐在舞台上有6支乐团演奏员有500人左右,所以,只是在舞台后区制作了一圈古罗马式拱形长廊,既与节目以欧洲作品居多相配,又能起到音罩的作用。大型交响乐团演奏的气势果然不同凡响,陈佐湟的双臂一扬,弦乐回荡、号角齐鸣,演出一开始,科普兰的《为普通人吹响的号角》和比才的《法兰多雷舞曲》的旋律,就汇成音响巨流翻滚回荡,乐队的力度震撼了每一位听众。

  李云迪 轻松演奏

  幺红、廖昌永、戴玉强等歌唱家的演唱,固然展示了个人的风采,但李云迪、秦立巍、黄蒙拉的演奏,似乎更为出彩。三人合作表演根据音乐剧《猫》主题曲《回忆》改编的三重奏,在舞台上的感觉融洽和谐。钢琴、大提琴、小提琴此起彼伏,轮流扮演“主角”,合奏时又相互点头微笑,体现了3位中国年轻演奏家初次合作的喜悦。而李云迪在独奏拉威尔的《G大调钢琴协奏曲》第二、三乐章时,一坐到钢琴前,就把已经放在谱板上的乐谱合上,又轻轻地推到一边。这个细节表示他无须看谱,背谱演奏即可。琴声响起时,也许是音响的质量或者是调音师把混响开得过大,音乐非常柔和,音质却有点含糊。不过,这没有影响他的演奏,第三乐章中的炫技乐段,一口气轻松而又流畅地完成,获得了观众热烈掌声。

  师姐弟 相映成趣

  大概是舞蹈表演需要增添一点氛围的原因,谭元元和黄豆豆两位舞蹈家登台时,都有伴舞。黄豆豆的《秦王点兵》采用了鼓舞的形式,不但他自己抡起鼓槌又是吼叫又是击鼓,10多位绛州鼓乐团的鼓手也舞动鼓棒助威。相比黄豆豆表演时的威武刚勇,谭元元则以《天鹅湖》第二幕中的双人舞段,在众天鹅的陪伴中舞姿翩然,十足的典雅抒情。两位舞蹈家虽然一个在上海歌舞团担任艺术总监,一个在旧金山芭蕾舞团当首席演员,都是上海舞蹈学校毕业生,因此,师姐和师弟同台,以一中一洋、一刚一柔的方式表演,相映成趣。

  本报记者 杨建国  详细 0711041060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