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 都 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读者之声
 第A12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 广 告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周刊 · 金融投资
 第B03版:财经周刊 · 理财广角
 第B04版:财经周刊 · 彩票看点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康健园
 第B10版:康健园 · 养生
 第B11版:广告
 第B12版:康健园 · 康复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 · 早教沙龙
 第B15版:教育周刊 · 就业导航
 第B16版:教育周刊·专版
    
2007年11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看北京街头的细微之变

石云亭


  到北京出差,每回均能看到新变化。不说庄重威严的政府机关,也无须赘述井然有序的旅游景区,就说首都街头的种种细微之处,就得以窥见这座城市较高的文明程度。

  无论是通衢大道,还是胡同小巷,均极少有占道或户外经营的小摊小贩。早点店也好,报刊亭也罢,入室经营的情况极普遍。这让我们初始感觉有些不习惯,因为在武汉吃早点、买报纸是可以在街头方便地进行的。

  北京人多车多,堵塞在所难免,但是看不到公交车排长龙的情况。车站的设置比较科学,同一个站点会划分为若干个单元,每个单元指定几路车停靠,避免了所有车辆依次排队进站反而降低了通行效率的弊病。公交车停站和起动都很迅速,基本上没有故意磨蹭多载客的意思,故而也较少堵车。大多数公交车有售票员,其服务特色是停车后下车招待乘客,通报线路,解答咨询,待乘客上完后,才最后登车,同时通知司机开车,于是也根本不可能出现关门时夹住乘客手足或行李的事情。北京自行车也多,但停放处却排列得整齐划一,似乎专门有人整理过一般。仔细观察,才发现原来另有“玄机”——地面上镶嵌着一排排铁条,相等距离远的间隔处伸出一个个铁叉,自行车前轮恰好可以伸进去,于是车都巧妙地停在了固定的位置,才显得有条不紊。

  北京街头的垃圾箱与别处大相径庭,它们是又大又长的铁皮箱子,每隔数十米就有一个矗立在路边,泛着银白色的金属光泽,箱盖可以支起来敞开,也可以合上。箱子里还并列放置着三个塑料桶,箱子的两侧也挂着开口的铁皮小箱。如此装置显然是为了垃圾分类,便于处理和回收。果然在垃圾箱背后,与塑料桶相应的位置分别注明了废弃物、玻璃金属、纸张的字样,方便扔垃圾者依照指示分开倾倒。至于两侧,则分别用来装烟灰和旧电池的。与垃圾箱相映成趣的还有行道树,围绕着树根与土壤相接的地方别出心裁地铺了一层铸铁栅子,既防止树根周边的泥土泛起污损路面,又可保护树木不受侵害,而且它是镂空的,不妨碍树木吸水透气。

  此次去北京,还见识了个新鲜玩意。它是个亭子,立在路边,门可以自动开启或关闭,但却既不是电话亭,也非银行的自动取款机,而是最新时尚的“北京数字信息亭”。走进去才知道,它具备电脑查询功能,可通过手指触摸屏幕,方便地选择各项服务,比如查询所在之处的具体方位,北京地图详情查询,交通线路图,还有旅游宾馆信息,商场打折信息,甚至演唱会门票订购,手机话费充值等,可谓包罗万象,服务到家,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生活和外地来京者。

  以上是首都街头的一些硬件设施,的确先进而细致。其实这些均是细小的地方,其他城市并不是不能做到,而是没有意识到或不屑于去做,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应该“勿以事小而不为”,这些行之有效的经验难道不值得其他城市借鉴吗?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