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新技术新产品将亮相工博会 有害气体赶出去 不洁水源滤纯净 董纯蕾 |
本报讯 (记者 董纯蕾)万一地铁站、电影院、展览馆等公共场所,发生有毒有害气体泄漏事件,或突然出现烈性传染病患者,如何紧急处置?灾难或事故现场,伤员急需冲洗污物、血渍、毒物,甚至补充体内水分,哪里去找大量清洁水源?答案就在明天开幕的2007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现场——就地解决! 20秒钟 平地“拔”起逃生仓 仁济医院研制的充气式隔离逃生仓,“泄气”时能折叠卷绕成一只小型行李箱的体积,完全充气后是一顶帐内面积足有4平方米的透明帐。平时像消防栓一样置于公共场所备用,关键时刻“嗖”的一下,拔地而起的过程只需要20秒和一瓶压缩空气。 依靠外置的洁净无菌送排风装置,隔离逃生仓能一举两得:若仓外是需防护的有毒有害气体,仓内呈正气压,各种有毒有害气体和空气中的细菌、病毒微粒被有效滤除,送入仓内的是无菌无尘的气体;若仓内是需隔离的烈性传染病患者,则切换成负气压,以免扩散患者呼出的气体逃逸,这些气体经过滤和紫外线灭菌处理,达到无菌无害状态后再排放。“火眼金睛”的过滤器内置有各种催化、氧化、中和、吸附材料,实验显示,高浓度一氧化碳和沙林毒气等都过不了这关,杀灭细菌和病毒更不在话下。 据介绍,应急安全隔离逃生仓还“穿”了一件异常结实的“防护服”。经过大半年数百次实验才研制而成的复合材料,正反面各有14层材料,最外层还覆有耐腐蚀性最好的膜,不仅火苗烧不着且穿不破,更能长时间抵抗各种毒剂。 1吨脏水 4小时后可饮可洗 “喝”进去的是各种有毒有害、不干不净的水,“吐”出来的是饮用水或冲洗消毒用水。哪怕是剧毒的氰化钾,也能在4小时内持续净化1吨毒水。这样的装置不是异想天开,而是仁济医院首创的应急水源供应系统。 灾害和事故现场可能被污染的水源,由小型水泵就地抽取,经离心式分离、吸附、催化、氧化、反渗透去离子处理、级级过滤、紫外线消毒等十道严格关卡,确保化毒为净,最后分别经饮用水、洗消水和废水三个龙头输出。 如此能干的应急水处理系统,个头却很迷你,和一个电脑机箱差不多大小,便于携带——加上“帐篷手术室”和安全“担架”,一整套应急救治设施,一辆吉普车便可装下。据悉,世博科技专项“突发性重大灾难现场应急救治设施研究”计划于今年底或明年初完成验收和演习后正式结题。 2008北京奥运会负责场馆安全的部门,对“帐篷手术室”和安全“担架”很感兴趣,本市自主创新的应急救治设施有望为奥运会“保驾护航”。评论 071105104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