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 都 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读者之声
 第A12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 广 告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周刊 · 金融投资
 第B03版:财经周刊 · 理财广角
 第B04版:财经周刊 · 彩票看点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康健园
 第B10版:康健园 · 养生
 第B11版:广告
 第B12版:康健园 · 康复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 · 早教沙龙
 第B15版:教育周刊 · 就业导航
 第B16版:教育周刊·专版
  
2007年11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世界首套集多种信息技术的虚拟彩排系统在沪投入应用
世博会开闭幕式可在电脑里预览效果

董纯蕾 唐洁


  没有演员,不用真实的布景和灯光,甚至无需置办服装和道具,一场大型表演、一出新戏、一套展览方案便能完成预演和彩排——当然,是在电脑里上演一台虚拟好戏!

  今年女足世界杯的开幕式就是使用“虚拟彩排”确定设计方案的。该系统最新推出的一台由影像和舞者互动完成的新媒体舞剧,也已在首届上海电子艺术节上亮相。未来,上海世博会的开闭幕式、文艺演出、展示展览都可“凭空”预览效果和流程。记者最新获悉,由市科委批准、上海戏剧学院担纲的上海市多媒体演艺虚拟空间合成重点实验室,已进入二期建设的“攻坚阶段”,世界上第一套集成多种信息技术的虚拟彩排系统,被证实能显著地节约资金和提高效率!

  效果

  以后,文艺演出可以这样“搞创作”:创作人员将一个简单脚本、手绘草图或构想告知技术人员,后者从数据库中调用或新建舞台布景、人物造型、角色动作、灯光、音效等的数字文件,在电脑里串成一台完整的演出。然后,整个创作班底围坐在虚拟实验室的大屏幕前预览效果,将各个舞台元素像“搭积木”般组合、修改。

  柱子太细,修改尺寸参数;大理石的感觉不对,改选木纹试试;人物出场顺序有问题,移动时间轴马上调整。一整套流程定下来,工程预算也有了结果。那感觉简直像在打电脑游戏!

  传统的节目编排中,所有的节目都排练好了,道具布景灯光音响都齐全了,才能联排、审核、修改。难免有些节目被“刷”掉,白白浪费了前期投入的大量人力和资金;有些布景直到演出前才发现有不妥,连修改都来不及只能整个丢弃。在虚拟排演系统里,这些无用功都可避免。以该实验室去年为上海合作组织5周年庆典晚会《和谐礼赞》制作的虚拟彩排为例,节约了400余万元,创作和审片的过程缩短了一半时间。

  改进

  第一版的虚拟彩排系统,已是演艺界的一大技术革新,但在虚拟技术高手的眼里,还嫌“死板”和“迟钝”。正在研发中的第二版,要让导演、灯光师等文化人轻松“玩转”,不会在机器操作中丢失灵感。

  数字沙盘将是导演的“灵感记录器”。在一块特殊的“玻璃沙盘”上,摆弄一个个代表人物角色和场景道具的“棋子”,大屏幕上即刻忠实再现导演的想法。数字灯控台会帮灯光师找回剧场里的感觉,一个实实在在的灯控台,每一次操作都对应电脑里的灯光参数修改,灯光师可以随时掌控虚拟彩排中的灯光。

  角色动作捕捉中心能为技术人员“减负”。由十来个摄像机多方位“捕捉”人体各关节的运动,直接“套”到电脑里的人物模型上,比“白手起家”的数字建模要快十几倍。三维全身数字模型扫描的工作好似超市里的条形码扫描仪,对着实物仔仔细细地多维扫描,系统数据库里就有了它的数字影像。

  前景

  被列入本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多媒体演艺虚拟空间合成重点实验室,将在明年上半年完成二期建设。目前,虚拟彩排系统已出品一系列佳作:如洋山深水港主体模拟展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典晚会设计方案、多媒体音乐会《乐影》等。

  据实验室技术总监张敬平提供的数字,上海一年有近50场大型文艺活动,数千场文艺演出,一个虚拟实验室目前可承担6场大型演出,20场小型演出的虚拟彩排。实验室还在争取2008年北京奥运会相关活动的虚拟设计和排练,并有望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场馆建设、景观、绿化、人流分布、演出方案等作预演和评估。

  本报记者 董纯蕾 实习生 唐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