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 都 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读者之声
 第A12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 广 告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周刊 · 金融投资
 第B03版:财经周刊 · 理财广角
 第B04版:财经周刊 · 彩票看点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康健园
 第B10版:康健园 · 养生
 第B11版:广告
 第B12版:康健园 · 康复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 · 早教沙龙
 第B15版:教育周刊 · 就业导航
 第B16版:教育周刊·专版
  
2007年11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美寄宿中学来沪揽生源,又有家长在打听“升学率”——
专家告诫:中学生留学少点功利心

马丹


  昨天,来自美国寄宿中学协会(TABS)的72所学校联合组团来沪招揽生源。北美的中学有更宽松和自由的学习环境,是不少人留学的原因,但记者在现场发现,部分家长旁敲侧击地打听学校的升学率,对能否更容易升入哈佛、耶鲁等美国名校更感兴趣。专家建议,家长和孩子应少点功利心,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希望搭上“直通车”  

  “教学质量如何?”“毕业生会上什么大学?”“有多少人能上哈佛或者耶鲁?”一些家长关心的问题始终围绕着“升学”。张先生的女儿今年刚考入本市一所示范性实验性学校,但张先生已打算让她放弃国内的学习,转投美国私立高中。“反正迟早要出去读大学,还不如让她早点出去。听人说从国外高中毕业,更容易进哈佛之类的名校。”像张先生这样抱着“读国外中学,上国外名校更方便”的想法的家长不在少数。一些学校代表无奈地告诉记者,他们更希望学生和家长能多关心各学校的特色。

  专家告诫,家长不应该单纯抱着功利心态送孩子留学。“名校固然好,但不一定适合每个学生。美国好学校和好专业有上百所,学生应逐步树立理想,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和学校。”

  留学最好“自己要”  

  面对国内低龄留学潮,不少专家都劝家长和学生要冷静对待:并不是每个学生都适合低龄留学。留学专家邵春雷认为,现在的孩子不少都是独生子女,在家时父母保护过度,一旦离开父母身边,很容易遇上生活和思想上的各种问题。“对自己的将来有明确的目标;具备一定的自理能力;广泛的兴趣爱好;对父母依赖性小,这些都是想要留学的低龄学生必备的条件。”

  记者发现,不少学生对自己为何出去留学概念模糊,只为顺应父母的意愿:爸妈让我去我就去。对此,不少学校特别强调,留学不应是父母的愿望,一定出于自愿,只有自愿才能产生主动学习和生活的动力。

  本报记者 马丹   评论 0711051050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