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道婆”入教材 朱光 |
|
本报讯 (记者 朱光)进入全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上海“黄道婆及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目前仅剩2位传人。徐汇区文化局日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会议上透露,为了解决迫在眉睫的传承问题,他们编撰了《黄道婆——被更乌泾名天下》一书,并列入学生课外阅读教材,这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第一个被列入教材的项目。 宋末元初出生在乌泥泾(现上海徐汇区华泾镇)的黄道婆,从海南学习纺织技术回到故乡后,发明了三锭纺车,能够同时纺三根线,成为江南棉纺织业的奠基人。编撰小组翻阅了大量史料,把古文改写为白话文,还搜集了50多张照片,编成一本16开51页图文并茂的书,适合初一学生阅读。 据徐汇区文化局副局长宋浩杰介绍,目前“黄道婆技艺”仅存2位传人,一位五十出头,另一位七十多岁,面临即将失传的境地。编撰一本教材的念头于是应运而生。为了不给学生增加额外负担,该书被列入了“课外阅读教材”。目前,该书第一批5000本已发到地处长桥、龙华、凌云街道和华泾镇11所学校学生的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