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项目首次亮相工博会 “80后”老板推介取经两不误 钱滢瓅 |
一群二三十岁的年轻人,17家诞生不过一两年的企业。在今天开幕的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的中国高校展区,有一个“最年轻”的部落,这里展示的是22项大学生科技创业项目,涉及新材料、环保、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新兴技术领域。这也是大学生创业企业首次亮相工博会。 现场“卖艺” 数码相机里的一张风景照,借助电脑之“手”,就能“画”出一幅具有手绘油画效果的风景画。毕业于东华大学的戴成达在高校展区“秀”出他们的创意。 戴成达在大学里学的是服装专业,工作没几年,就和两个校友一起申请了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办起上海艺睿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经营数字绘画。小戴说,这次到工博会赶集,就是想借助展会的效应,让更多人知道数字绘画这种技术。 寻找“伯乐” 上海天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林江滨则带来他的“丝素蛋白人工皮肤”等项目,小林在复旦大学念硕士的时候便跟着邵正中教授从事生物材料研究。他们公司开发的“丝素蛋白人工皮肤”,可以为烧伤患者带来福音,该项目曾获得2004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创面比较大的烧伤病人,极易引发感染,而且伤愈后皮肤也会坑坑洼洼,如果用人工皮肤补上,可以减少感染。”小林说,这次参展,他想寻找“伯乐”,看看有没有医疗机构对此有兴趣。 虚心“取经” 此次参展的17家企业是从本市240余家大学生创业企业中遴选出来的,每个展示项目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40余个大学生老板有不少是“80后”,他们谦虚地表示,这次不仅是来“吆喝”的,更是来学习的。 提供专利和创新服务的上海杰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马宇尘这5天都将“泡”在工博会里。“我们的主要目的不是来接业务,而是了解行业进展,与同行交流取经。”复爱绿色化学技术有限公司的张雷则是来搭市场脉搏的,他觉得工博会是企业了解市场需求的最佳时机,尤其是科技型、研发型创业企业,多了解一些市场行情,今后的科研将更有方向。 本报记者 钱滢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