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面临新一轮生育小高峰 今年出生人口数预计增长20% 预测明年持续再增 施捷 |
本报讯(首席记者 施捷)今后几年内,本市人口出生数将持续上升。据预计,至2007年底,全市常住人口出生将超过16万人,较去年出生的13.42万人增加2.5万人,增幅在20%左右。而以连续两年的实际出生情况及综合考虑各种相关因素作出预测,明年上海全市人口出生数将再增加1.5万人,即2008年上海常住人口出生将达到17.5万人左右。 在今天上午10时举行的市人口计生委例行新闻通气会上,本市正面临的新一轮生育小高峰问题,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之一。 有关负责人分析说,上海出生人口数增加有3条主要原因:一是整个“十一五”期间,本市进入婚育年龄段的人数明显增加,今年又是民间所谓的“金猪年”,不少新婚夫妻便愿意选择在此时生宝宝;二是两地婚姻数量持续增长,尤其是近两年来,两地婚姻数量已占到全市登记结婚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导致户籍人口出生数增加;三是来沪流动人口持续增加,流动人口在沪生育数量也增加较快。已有权威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本市常住人口出生数为7.65万人。这个数字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34万人,增幅达21.2%。 本市产妇剖腹产比例高达46.6% 本报讯(首席记者 施捷)市人口计生委今天同时公布的一项数据称,本市分娩手术中的剖腹产比例已达到46.6%。“这一显然偏高的比例表明,我们必须加大提倡和鼓励自然分娩的宣传力度。”有专家强调说。 尽管本市积极推进0-3岁婴幼儿科学育儿工作取得显著进展,更多的年轻父母已能够通过社区、网络、书籍、医院、亲朋等多种渠道,获得有关孕产和婴幼儿喂养方面的知识,“母乳喂养”“亲子活动”被广泛认同。但是,剖腹产比例过高、纯母乳喂养时间过短等等,仍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有数据显示,本市有超过半数年轻妈妈的纯母乳喂养时间少于3个月,超过三分之一者在3个月以内便过早地给宝宝添加了辅食。 另外,母亲日常带婴幼儿时间偏短,母婴之间缺乏足够交流的情况也比较突出。在此次接受调查的5602个婴幼儿家庭中,母亲与宝宝在一起的时间平均为13.2小时,44.1%的母亲每天与宝宝在一起的时间少于12小时,更有26.7%的母亲与宝宝每天在一起的时间少于8小时。 四分之一夫妇选择安全套避孕 本报讯 (首席记者 施捷)有最新调查称,在本市采取避孕措施的常住人口已婚夫妇中,选择用安全套的占25%。这个比例比去年上海的调查数上升了2.6个百分点,更是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5年全国为6.3%)。 专家指出,鉴于在各种避孕措施中,安全套具有预防非意愿性妊娠和预防艾滋病、性病的“双重功效”,安全套使用比例的上升被认为是一件值得称道的事情,“它将从源头上发挥预防艾滋病和性病传播的重要作用。” 这项调查同时显示,在本市使用安全套的人群中,市中心城区、年纪较轻及文化程度较高的已婚育龄妇女使用比例更高,如市中心城区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30.2%,20-24岁年龄组为50.6%,除选择安全套外,另有65.4%的已婚育龄妇女使用宫内节育器避孕,有3%的人则使用口服避孕药。宫内节育器和口服避孕药两组人群所占比例,与2006年相比分别减少了2.3个百分点和0.3个百分点。 评论 071106104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