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胞胎姐弟:做好事不计较大小 楼文彪 栗荣 马丹 |
| ||
| ||
| ||
| ||
|
三胞胎姐弟马欣朝、袁欣晨、袁欣曦,是上师大附属外国语中学初二的学生。因为个个热心助人,最近,姐弟仨一起荣获了市慈善基金会、新民晚报和上海爱的教育研究会组织评选的“2007上海市金爱心学生”称号。 不同的个性 一样的爱心 虽是三胞胎,姐弟三人其实长得不太像,个性也不同。老大马欣朝是班长,讲话走路都有点大大咧咧,最近剪短了头发,更显得男孩子气十足。她是三姐弟里的“活动家”,喜欢组织各种活动,还参加了小记者团……相比之下,老二袁欣晨文静许多,他知识面特别广,喜欢阅读,被同学和老师称为“小博士”。老三被爸爸昵称为“天真妹”,性格腼腆、温顺可爱。 个性迥异,但三人都乐于助人,“做好事不应计较大小,关键是要把爱传递给他人。”爸爸妈妈的话是他们爱心行动的座右铭。三个人悄悄“承包”了小区单元楼的电梯、走道卫生,每月总要拿起扫帚、抹布清洁一番;一到寒暑假,三人就成立小型疑难问题解答站,给社区里的小学生义务辅导、解答课业问题。 想到云南小妹妹嗓门就大了 说起三个孩子,妈妈邵秀凤一脸幸福。“三个孩子从小就很乖,不用我们多操心。成绩也不错。”邵秀凤说,孩子的成绩他们看得并不重,把人做好才是她和丈夫最关心的事。 三胞胎的家庭并不富裕,甚至还有点拮据,但邵秀凤还是鼓励三姐弟和云南思茅市的一位小妹妹结对帮困。今年年初二,三姐弟用省下的压岁钱去城隍庙批发了一些小礼品,走上松江九亭的街头为小妹妹义卖筹款。老大说,刚开始叫卖有点不好意思,但一想到可怜的小妹妹,嗓门就大了。现在,三姐弟会定期轮流给云南小妹妹写信,鼓励她。三个人还省下自己舍不得用的物品,寄给素不相识的她:新织的毛衣、未拆封的棉袜、刚到手的奖品…… 父母是孩子们的好榜样 三胞胎平时住校,周末才回家。“每周五一进家门,三个乖囡就‘爷爷、爷爷’地叫。”爷爷说起这三个孙辈,喜笑颜开。“小孩那么乖,也是受儿子和媳妇的影响。每晚我睡下后,儿子总要看我睡得好不好。媳妇也对我特别好,你看,又给我买了条新裤子。”言传身教,三姐弟都很孝顺,不管吃什么总要分爷爷一点。平时外出,三姐弟又是引路又是搀扶,把爷爷照顾得妥妥贴贴。 楼文彪 栗荣 摄 本报记者 马丹 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