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 广 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投资理财
 第B01版:休闲
 第B02版:休闲 · 全家乐
 第B03版:休闲 · 我家厨房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
 第B10版:汽车 · 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 · 我爱我车
 第B12版:汽车 · 汽车资讯
 第B13版:广告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16版:求职· 培训·招聘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上海地产
 第B22版:上海地产
 第B23版:上海地产
 第B24版:广告
 第B25版:上海地产
 第B26版:上海地产
 第B27版:上海地产
 第B28版:上海地产
  
2007年11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人大代表提出,公交是公益性事业,不是自负盈亏的产业——
70岁以上老人免票“尴尬公交”难免小气

姚丽萍


  “别给不买票的人让座!”本市实行70岁以上老人免票乘车政策后,不止一位免票老人遭遇公交司机和售票员的“小气对待”。

  一项惠民政策,为何会遭遇如此“不大气”?

  昨天下午,在市人大代表书面意见督办座谈会上,代表们提出,公共交通的尴尬定位,造成了不少问题,老人免票,尴尬公交难免“小气”。公共交通应当是公益性事业,不是自负盈亏的产业,解决了这个“观念定位”,上海的公共交通才能真正体现城市的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

  老人免票公交部分埋单

  据市交通局介绍,本市近期出台的老人免费乘车、换乘优惠、统一城乡票价等几项“公交新政”一共需要投入9.5亿元,由市、区两级政府和公交企业共同埋单。

  “目前,本市公交行业的定位是自负盈亏。老人免费乘车,一些司乘人员的实际收入可能会因此受到影响。”管伟康代表说,老人免费乘车是好事,但如果公交的“定位问题”不解决,即便司乘人员的实际收入并未因此受到多大影响,经营体制造成的“赢利观”也难免要向老人“发难”。

  应明确公交公益属性

  “本市出台了换乘优惠政策,但单程和换乘的市民比例如何?用公交卡乘车才优惠,直接投币,还能享受换乘优惠吗?”李汉云代表说,本市每天有1200万人次乘坐公交,他们究竟受益多少?切实降低出行成本的“牛鼻子”究竟在哪里?

  “2年前,北京已将公共交通明确定位成公益性事业。”来自公交行业的周秀华代表说,北京今年对公交的补贴达到41亿元,包括票价、油价,以及车辆更新的补贴,实行最新票价优惠后的几天,乘坐公交出行的人每天增加25万人次。“大气”的公交改革,成为公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改革。

  柴俊勇代表说,要降低出行成本,就必须先明确“公交优先”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明确公共交通公益性事业的本质属性。

  财政应明确“公交预算”

  “在预算报告中,看不到公交预算究竟是多少。”厉明代表说,每年市人代会一项重要议程是表决预算,但是,“公交预算”却“朦胧”得让人看不懂。今年的预算报告仍将公交放在“交通运输”这只“大筐”里,既无法体现公交优先的发展思路,也不利于监督预算执行。

  “监督法赋予人大的一项重要监督职责,就是对预算的监督。”崔振佳代表说,人大要从“公共财政决策”的角度保障公交优先,就不能让“公交预算”再“朦胧”下去。

  一种预计是,明年元月市人代会上,“公交定位”和“公交预算”,将成为新一届代表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报记者 姚丽萍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