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巨大杠杆作用的中国石油将于11月19日计入上证指数—— “中石油效应”牵动市场神经 许超声 |
昨天,中国石油以41.40元跳空低开,至尾市39.99元收盘,一举将其首日上市时投资者追高买入的699.91亿元悉数套牢。也就是说,中国石油首日上市时介入的投资者账面已亏损。 由于中国石油“巨无霸”的特殊地位,其计入指数后将产生巨大“杠杆”作用。据测算,它拉一个涨停,将拉动上证指数约140点。 首日介入者被“套牢” 在市场的热烈追捧下,中国石油A股前天上市日的成交金额高达699.91亿元,创A股单只股票单日成交额之最。据统计,当日在45.23元的全天成交均价之下买入中国石油的资金共计263.78亿元,占成交总额的37.69%;而在43.96元的收盘价之下买入中国石油的资金共计203.33亿元,占成交总额的29.05%。昨天,中国石油全天成交几乎都在41元上下,这样,上市首日购买中国石油的投资者,账面已全部处于亏损状态。 市场人士认为,市场对中国石油的良好预期及打新热情,是导致它开盘价过高的主要原因,在目前估值环境下,中国石油的股价已经偏高,其股价中枢在35元左右。事实上,交易所昨日公布的交易信息显示,与散户的热情追捧不同,机构投资者更多的是选择对中国石油逢高减仓。其中,中国石油上市首日的卖出金额排行前五名中,机构席位占去两个,卖出最多的一家抛售了36亿元。 名副其实的“巨无霸” “巨无霸”中石油回归A股,令两市市值猛增至33.62万亿。而今年以来有99只股票上市,以前天的收盘价计算,它们令两市总市值增加了13.05万亿,其中仅中国石油、中国人寿、中国神华、中国平安和交通银行前天的市值就达到10.77万亿。这表明我国的资产证券化率取得了量的飞跃,据国家统计局的公告,我国2006年的GDP总量为21.09万亿元人民币,据此,沪深两市总市值已经是我国内地去年GDP总量的1.59倍。 有意思的是,根据沪深交易所披露的数据,沪市总市值达到28.41万亿,流通市值5.97万亿,平均市盈率63.12倍;深市总市值为5.21万亿,流通市值为2.61万亿。而以中国石油上市首日收盘价计算,中国石油A股、H股总市值合计达75158.06亿元。也就是说,深交所全部上市公司的市值加在一起,也比不上一个中国石油的总市值。 后期走势影响大盘 昨天,上证所发布公告称,根据有关规则,中国石油将于11月19日计入上证指数及其分类指数。而中国石油的高调登场,不仅使其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而且也使其超过工商银行成为两市的第一权重股。 按照总市值计算,中国石油在上证指数的权重占了约四分之一,这也意味着对上证综指而言,中国石油的“杠杆”作用巨大,据初步推算,在计入上证指数后,按照目前的指数水平,中国石油拉一个涨停,将拉动上证指数约140点。 中国石油效应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分析人士表示,在计入指数前的9个交易日中,最好的情况是中国石油在市场分歧中向价值中枢回归,最终走稳,并在计入指数后对大盘形成支撑。否则,一旦中国石油虚高不下,未来它对大盘的拖累将使行情不容乐观。 本报记者 许超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