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 广 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投资理财
 第B01版:休闲
 第B02版:休闲 · 全家乐
 第B03版:休闲 · 我家厨房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
 第B10版:汽车 · 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 · 我爱我车
 第B12版:汽车 · 汽车资讯
 第B13版:广告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16版:求职· 培训·招聘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上海地产
 第B22版:上海地产
 第B23版:上海地产
 第B24版:广告
 第B25版:上海地产
 第B26版:上海地产
 第B27版:上海地产
 第B28版:上海地产
    
2007年11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警察和电脑专家之间的界限已模糊
美破案新手段:上网站找线索

夏璐怡


  美国印第安纳州警官科恩在一次讲座上向来自各州的警方执法人员提问,请听说过“第二生命”的举手。然而,这一著名的网站对大多数警官来说却十分陌生。科恩希望迅速在警方执法人员中普及网络知识,因为在网络交友社区风靡世界的时代,犯罪人员很有可能在网上留下蛛丝马迹。

    照片日志帮助破案

  在美国,各州警方都拥有一支技术精湛的电脑专家队伍。在过去,或许警察们会认为,监测互联网不是他们的职责,但在如今,警察和电脑专家之间的界限已十分模糊。

  美联社6日报道说,互联网上风行的社区交友网站,如MySpace、Facebook及“第二生命”等,如今都成为警方破案的线索。曾经的私人日记现在通过网络传播,使得全世界的人都能看到。

  最近的一个例子是,新泽西州纽瓦克一名侦探,通过搜索MySpace追踪到了杀害三名大学生的犯罪嫌疑人。这名侦探还借助网上的照片和日志,找到了杀害弗吉尼亚一名大一新生的犯罪嫌疑人,并查到了藏尸地点。

  科恩在弗吉尼亚州阿灵顿全国白领犯罪中心的一次会议上说:“25岁以下的年轻人对公众和隐私的理解与我们大不相同,这对执法人员来说是莫大的帮助。”人们使用电脑和网络,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为别人进入他们的心灵打开了一扇窗户。

  警察普及网络知识

  弗吉尼亚州电脑犯罪调查专家洛齐埃认为,警方应该把互联网分析纳入每次案件侦破中。在未来,警局中不该出现单独的网络犯罪科。

  印第安纳州联邦检察官德布罗塔说,通常情况下,侦探会把犯罪嫌疑人的电脑转交给电脑专家进行分析,电脑专家需要数月才能给出一份完整报告。在这数月里,抓住犯罪嫌疑人同伙或找到更多受害者的机会可能将白白流失。

  于是,德布罗塔在印第安纳州推行了一项新政策。他邀请电脑专家从实验室里走出去,协助警方的搜索和抓捕;同时,要求处于一线的警察接受电脑基本知识的培训练。

  此外,还有一些警局在MySpace等交友网站上开设主页,使掌握线索的民众能与警方及时交流。

  新形势下寻找对策

  在互联网上寻找线索也并非易事。虽然MySpace有超过2亿注册用户,但这毕竟只是网络大军中的一小部分。而且互联网上用户的匿名特点也给罪犯掩盖身份提供了便利。今天还很热闹的“罪犯聚集地”明天就可能无人光顾,所以警方更需懂得如何持续追踪。

  科恩建议,警方在搜索网络交友社区时,不能只把目光停留在Facebook或MySpace这样的大网站上,还要搜索知名度稍小的网站。同时,考虑到犯罪嫌疑人常用匿名,警方不仅要打听在现实生活中嫌疑人常去的场所,还要打听在虚拟空间里这些人常光顾的网站。

  除了交友社区,警方还应该搜查大型网络游戏。有时,犯罪嫌疑人在网上虽然不常说话,却经常在视频网站Stickam上现身。

  警方还需与网络运营商合作,将用户名和IP地址匹配起来,以便查找出该用户的真实姓名和地址。

  夏璐怡 (新华社供本报稿)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