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亲美,谁的福音? ◆ 木桃 |
法国总统萨科齐正式访美,美法“重浴爱河”;与此同时,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愿随时增兵阿富汗”,追随美政策。德法两国频频向美示好,“右”转趋势渐行渐强。然而,这一趋势带来的未必是福音。 欧盟以多边主义立盟,强调在多边环境下协商妥协共同达到目标。而布什政府领导下的美国,则是“自愿者同盟”与“单边主义”,言下之意,美国只追逐本国利益,而不认同多边利益,唯有在他国或多边利益与本国利益重合的情况下,才会偶尔俯向多边,偶尔“结盟”他国。这其实就是对多边主义的公然敌视与不屑。德法作为欧盟顶梁柱,亲美决策一出,必然损害欧盟赖以生存的多边基础,对国际秩序的建设也未必是好事。土耳其最近频繁与美互动,土美关系升温,中德及俄德关系则因默克尔固执的人权观而降温,均是欧盟影响力有所下降的明证。 施罗德与希拉克时期,德法外披欧盟灵活外壳,内聚国内民族情绪,令美陷入道义劣势,难以置喙,只能拿“新欧洲”说事,企图分化欧洲。一旦欧盟内部各主要大国,分别单独与美示好,则美根本无须炮制“新欧洲”,即可各个击破,从中取利,令欧盟德法轴心空有其名,长远来看,未必有利于德法两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