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 广 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投资理财
 第B01版:休闲
 第B02版:休闲 · 全家乐
 第B03版:休闲 · 我家厨房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
 第B10版:汽车 · 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 · 我爱我车
 第B12版:汽车 · 汽车资讯
 第B13版:广告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16版:求职· 培训·招聘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上海地产
 第B22版:上海地产
 第B23版:上海地产
 第B24版:广告
 第B25版:上海地产
 第B26版:上海地产
 第B27版:上海地产
 第B28版:上海地产
    
2007年11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百姓“燃煤之急”就是政府燃眉之急

周之江


  寒冬来临,解决困难群众过冬问题又摆上了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各种过冬物资的筹集和发放即将大规模展开,北方一些城市已陆续开始向居民供热。

  想老百姓所想,急老百姓所急,把事关民生的紧迫问题作为首要任务来解决,是人民政府应有的作风。

  近年来,贵阳市按照“财政全额补助,政府组织运送,特困农户受益”的原则,无偿补助农村特困人口和五保户每户1吨生活用煤。贵阳市白云区黄官村的五保户江德祥今年70岁,与半瘫的残疾儿子相依为命。由于近年来煤价大幅度上涨,生活用煤市场供应短缺,前几年,江老汉只能上山捡枯枝烧火做饭,晚上早早上床躲进被子里。现在,寒冬未至,煤块就送到了家门口,江老汉心里踏实了许多。今年冬季,贵阳市两级财政将安排800余万元资金,解决近3万名困难群众的生活用煤问题。

  像江德祥老人这样的困难群众,各地都有。为切实帮助困难群众过冬,各地政府实施这样那样的“温暖工程”时,应从老百姓的实际需要出发,多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而不是简单地慰问、象征性地送温暖,图个完成任务。

  近年来,不少地方曾出现因供热质量不合格或其他人为因素导致的社会纠纷,有的地方上千户人家寒冬腊月住在冰窖似的房子里,长时间无人过问。这里有信息不灵通的问题,但归根结底还是对群众的感情问题、责任心问题。

  要让广大老百姓过冬不愁,政府光舍得花钱还不够。各级领导干部要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头,把老百姓的“燃煤之急”作为政府的燃眉之急来办,这样才能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让人民满意。

  新华社记者 周之江

  (据新华社贵阳电)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