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广 告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投资理财
 第A28版:广 告
 第A29版:广告
 第A30版:股市分析
 第A31版:公众服务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生活之友
 第B02版:生活之友 · 行家点拨
 第B03版:广告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 · 酒旗茶垆
 第B11版:好吃 · 吃遍中国
 第B12版:好吃 · 饕餮四海
 第B13版:上海地产
 第B14版:时尚 · 现代家居
 第B15版:上海地产
 第B16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上海地产
 第B22版:上海地产
 第B23版:上海地产
 第B24版:上海地产
 第B25版:上海地产
 第B26版:上海地产
 第B27版:上海地产
 第B28版:广告
 第B29版:上海地产
 第B30版:上海地产
 第B31版:上海地产
 第B32版:上海地产
 第B33版:上海地产
 第B34版:上海地产
 第B35版:广告
 第B36版:上海地产
 第B38版:上海地产
 第B39版:上海地产
 第B40版:上海地产
 第T01版:上海地产
 第T02版:广告
 第T03版:广告
 第T04版:广告
  
2007年11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玉雕动物受追捧

方闻

  ■ 明代大型玉卧牛摆件
  ■ 黑斑灰青玉水牛
  ■ 清乾隆白玉双马摆件

  在近日落幕的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明代大型玉卧牛摆件无疑是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拍品之一,最终的成交价达到了24.1万美元(约合180万元人民币)。

  对于许多看过了清代玉器雕刻的投资者来说,看到这件玉卧牛的第一反应就是粗糙,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其中精湛的雕刻工艺。这件明代大型玉卧牛摆件采用大型玉石雕琢而成,玉质呈灰绿色,带浅褐及黑色石纹,且部分带卵石表层的褐色皮。工匠巧用天然不规则的石形刻画出扁平的牛头,牛身屈膝卷起,牛头搁于盘绕身下的后足旁,牛头上的五官及尾上毛发刻纹细致,神态栩栩如生。此玉卧牛与其他相仿玉牛不同之处,在于其仍保留着卵石表皮的形状,并非从已切割的玉块雕琢,因而牛头是沿身卷起,有别于一般玉牛举头的姿态。

  这件玉卧牛并非目前拍场成交价最高的玉质动物摆件。在2004年6月于伦敦落幕的中国瓷器与工艺品拍卖会上,一件黑斑灰青玉水牛以53.2万英镑(约合800万人民币)的价格创下了动物玉雕拍卖的世界纪录。这件黑斑灰青玉水牛雕自大块完整玉料,整头牛卧伏,牛首向右回望,牛角以及牛的面部刻画极为精细,突起的背脊与起伏的身躯肌理的处理,雕塑感极强,长尾柔软塞进卷曲的后脚,更添几分生动。从右下角的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雕刻者巧妙地运用玉色强调出水牛不同的部位,可见雕刻之巧妙,显示出独特的风味。

  不仅是在纽约、伦敦的拍卖市场上,在中国香港的拍卖市场上,买家对于动物玉雕也在追求粗中有细。在去年香港佳士得的秋拍中,清乾隆白玉双马摆件,估价70万至90万元,成交价达到了303.2万港元。两马相倚而卧,一马三肢曲于身下,左前肢微抬,长尾后弯向左后肢,睁眼闭嘴,昂首向天;另一马后肢卧地,前蹄踏于同伴背上,俯首。双马眼睛均镶嵌宝石。形象生动逼真,虽然是“乾隆工”马鬃、马尾修长轻巧,刻画细腻,但也不乏粗犷之处。因此是一件难得的动物玉雕摆件佳品。

  其实,从中国玉器的发展历史来看,神似是最初也是最高的境界,像距今5000年之前的红山玉器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神似,而从目前拍卖的玉器拍品来看,明清时期的神似玉器以其熟练的线条勾勒和精湛的碾磨技艺,把动物形象表现得活灵活现,古朴苍劲,极具神韵,粗中有细的雕刻手法更受到市场的追捧。                             方闻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