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广 告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投资理财
 第A28版:广 告
 第A29版:广告
 第A30版:股市分析
 第A31版:公众服务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生活之友
 第B02版:生活之友 · 行家点拨
 第B03版:广告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 · 酒旗茶垆
 第B11版:好吃 · 吃遍中国
 第B12版:好吃 · 饕餮四海
 第B13版:上海地产
 第B14版:时尚 · 现代家居
 第B15版:上海地产
 第B16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上海地产
 第B22版:上海地产
 第B23版:上海地产
 第B24版:上海地产
 第B25版:上海地产
 第B26版:上海地产
 第B27版:上海地产
 第B28版:广告
 第B29版:上海地产
 第B30版:上海地产
 第B31版:上海地产
 第B32版:上海地产
 第B33版:上海地产
 第B34版:上海地产
 第B35版:广告
 第B36版:上海地产
 第B38版:上海地产
 第B39版:上海地产
 第B40版:上海地产
 第T01版:上海地产
 第T02版:广告
 第T03版:广告
 第T04版:广告
  
2007年11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好看的不好吃

许玮


  现在市民们购买食品有点提心吊胆,因为近年来已多次发生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如在豆芽中加入“保险粉”,使其变白不易腐烂;馒头中加入吊白块和面粉改良剂;用甲醛浸泡海产品,以及“苏丹红事件”等。这些食品添加了国家所不允许使用的品种,对人体器官会产生损害。

  普通消费者不是食品添加剂方面的专家,那如何购买食品呢?

  首先是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各类食品;二是在挑选食品时看它的配料表,上面标识了添加剂的各种成分,如果不标示或含糊不清的,坚决不买;三是可从外观直接识别和判定“问题食品”。

  这就是本文的题目了:好看的不好吃!

  比如,鸡翅、鸡脚类,加入双氧水后看起来会比一般产品白、胖。你如果看它“卖相漂亮”,那就上当了。类似的,小黄鱼加入黄粉会金黄金黄的,“卖相”更可观,但你用手摸一摸吧,手都被染黄了,这能吃吗?虾皮加入工业染色剂使色泽变红,而未加染色剂的虾皮色则为淡红色。所以千万不要“见色着迷”啊!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莲子加入二氧化硫外观会增白;凉粉加入二氧化硫看上去白而透明;黄花菜加入二氧化硫变成嫩黄色,但有刺鼻气味;挂面加入甲醛使差的粉做的挂面变白不易断;白瓜子、冬瓜子等加入明矾、石蜡使瓜子更白更亮且不易潮,

  熟鸡肉加入亚硝酸盐肉色变嫩、皮变黄……所以,好看的不好吃的,不好看的倒是天然的。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是食品安全性的重要部分,关系着消费者的健康。因此,专业食品卫生单位要加强审批、管理、监督、检验,而广大消费者也应擦亮眼睛,积极举报那些“好看”的食品,让那些黑心商贩无利可图,无处藏身!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