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亲历的中国驻南大使馆被炸2 潘占林 |
|
潘占林 三位记者遇难 当曹荣飞从危楼得救后,人们却没发现他夫人邵云环的身影。邵云环当天在使馆外的新华分社办公室办公,很晚才回到使馆宿舍。我们敦请消防人员到她的房间里去找。南联盟的消防人员在办公楼里搜寻。过了一会儿,他们把邵云环抬了出来。她满面鲜血,已停止了呼吸。 还有三位同志没有从危楼里出来,他们是记者许杏虎和夫人朱颖,以及武官任宝凯。消防队员在楼里找不到他们。董健只好戴上消防队员的头盔,带领着消防队员去找。在许杏虎的卧室里,在坍塌的墙壁下,发现了许杏虎和朱颖的遗体,他们满脸满身伤痕,鲜血在泥土上已经凝固…… 这时,一颗导弹从人们的头顶曳着火光呼啸而过。这颗导弹在离使馆几百米的贝尔格莱德旅馆爆炸。这家旅馆在多瑙河边,每逢周六举办工艺品展销,我曾去看过。为什么炸旅馆呢?据北约后来宣称,旅馆里隐藏着南斯拉夫军人。可以想见,这只是借口而已。 紧接着,在使馆大楼前的南斯拉夫安全局局长马尔科维奇接到一个手机电话。他告诉我,那边又有动静了,意思是北约战斗机又从意大利基地起飞,可能有第二次轰炸,要大家全部撤退。轰炸期间获得的常识告诉我们,第二次轰炸是针对救援人员和现场人员的,杀伤力往往比第一次还要大。聚集在使馆大楼前的人群呼啦啦地散了。在使馆大门前和周围,塞尔维亚内务部布置了岗哨,严禁人们(包括使馆人员)进入使馆大楼。 而此刻,最让我揪心的是武官任宝凯仍下落不明。刚出危楼时,我听武官处的同志说,他们从楼上向下突围时,听到了任宝凯的声音,估计他已经出来了。可是,在营救同志的时候,却不见他的踪影。同志们猜测,他可能受了伤,已被送到了医院。我们分别给几个收治中国使馆伤员的医院打电话,都说没有此人。使馆里没有武官,伤者里也没有,那就还有一种可能:牺牲了。但是,没有弄清事实之前就不能下结论,也无法向国内报告。 为了弄清事实究竟如何,在当时使馆已被封锁的情况下,只有到急救中心太平间去查。我带上翻译,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郭志嘉开车,前往急救中心。 我们到了急救中心,向值班的负责人说明来意。他回答说,要到太平间找遗体,必须经院长批准,院长7时半来医院上班。我看了一下表,还不到6时,急了,说我们不能等,请你马上打电话给院长。院长终于来了,并把我们领到太平间的走廊。但管理人员不让我们进去,说不方便。他们进去寻找,并稍事整理,把三位烈士的遗体放在小车上推了出来,他们是邵云环、许杏虎和朱颖。太平间的管理人员告诉我,除了这三人外,太平间里再没有死亡的中国人。那就是说,武官还在使馆里。 我们马上赶回使馆,警报尚未解除,守护使馆的警察仍然把守着门口,不允许进出。我告诉他们,我们的武官还在楼里,生死不明,我要进去找他。消防队员也过来阻止我们。我请他把头盔和手电借给我,我要亲自去找,准备闯进去。这时,在楼前守候的李银堂参赞告诉我,消防队员在楼里发现了一个人,还活着。他们说,你们即使进去,也背不出来,还是请急救车来。他们立刻和急救中心联系,急救车风驰电掣而至。不一会儿,从里面抬出一个人,正是武官任宝凯。 任宝凯在急救中心很快恢复了知觉。后来,他和其他伤员一起乘专机回北京治疗,恢复得不错。 美国是怎样实施轰炸的 事发当时,国内打电话问我:是几颗炸弹炸的使馆?我以为是1颗,后来同志们提醒是3颗,大家都认为是巡航导弹,那时是没法弄清楚的。 事发两天后,我陪同从国内来的特别小组组长王国章同志一起查看,认为是5颗炸弹落在大使馆和大使官邸。在使馆的东南角,一颗炸弹斜穿大楼,从顶层一直穿透到一层,在使馆墙角下爆炸,炸出一数米深的大坑。这边是使馆高级外交官的宿舍,受破坏十分严重,半边山墙向外倒塌。邵云环在宿舍里牺牲,曹荣飞、刘锦荣和小郑受重伤。他们的宿舍离弹着点很近,这一带死伤的加在一起有十余人。第二枚炸弹在使馆的中央,穿透楼顶,越往下破坏力越大。我在三楼的办公室受到严重破坏,办公室里边一个小卧室中弹起火,屋里用具和床上用品全都化为灰烬,床的铁架子也多被熔化。炸弹在二楼穿透会计室,使馆多年账目被焚毁,其他物品也都化为灰烬。炸弹接着下行到一楼大厅,大厅被炸得一片狼藉。第三颗炸弹落在使馆的西北角,层层穿炸。《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和夫人朱颖住的客房就在办公楼的西北角,他们的房间被炸毁,两人不幸遇难。第四颗炸弹是从一半在地面上的窗子钻进地下室的,在俱乐部大厅里爆炸,整个地下室钢梁、铁架、破墙、乱砖搅成一团。炸弹引爆了新灌满的5个大煤气罐,它们像5颗炸弹,爆炸后的空罐有的挂在使馆围墙的铁栅栏上,有的散落在几十米外的院子里,有的飞到了院墙外。假如那天晚上在地下室消遣的人们不因为断电而离开地下室,假如当时我答应重开发电机继续发电,那些在地下室的人们可能无一幸免。 美国对我特别“关照”,给我单独预备了一颗炸弹。这第五颗炸弹落在我所住的官邸的中央,穿破屋顶和二楼楼板,一直钻到地下。十分幸运的是,这颗炸弹没有爆炸。后来,我听到国内传闻,说这颗炸弹已经挖出来运回国内,这是谣传。 那么,这些炸弹是什么型号的炸弹,又是如何投掷的呢?综合各方面透露出的信息,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的是美国的B-2重型隐形战略轰炸机。这架飞机从美国本土密苏里州怀特曼空军基地起飞,横跨大西洋,经15小时长途飞行后,抵达贝尔格莱德市中心的中国大使馆上空,接连投下了数枚炸弹。据有关报道,这架B-2隐形战略轰炸机被称为“战争之星”,伴随这架飞机的有空中加油机。飞机上有电磁干扰系统,向南军雷达发送干扰电磁波,使南军方的通信系统、地对空导弹和电子战设备陷入瘫痪。 那么,B-2隐形战略轰炸机对我驻南联盟大使馆究竟投了几枚炸弹?军事专家们对此尚有争议。从技术上分析,有的专家认为投了不止5颗。从B-2隐形战略轰炸机的弹舱结构布局来看,两个弹舱并排位于机身正下方纵轴线的两侧,每个弹舱在其旋转式发射架上最多悬挂8颗炸弹,总共可挂16颗。为保证飞机稳定飞行,所有炸弹或导弹都必须对等对称地悬挂在两个弹舱内,无论是投弹前,还是投弹后,均须如此。这意味着,B一2隐形战略轰炸机不可能只带5颗炸弹。 那么,那一颗冲我而来的炸弹缘何没炸?专家估计,这颗炸弹没有定时装置,引爆装置已经失灵。 为了尽快除掉这个“瘟神”,塞黑军方的排弹专家和贝尔格莱德的一家公司携手开始了“排弹工程”。 美国的这颗炸弹全长2.6米,重量达950公斤。据悉,这种炸弹又称GUB-31型精确制导穿透炸弹,由美国波音公司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制导,具有全天候、自动跟踪的功能。 摘自2007年10月《党史博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