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四个红色V组合而成的新标,寓意万科作为住宅行业坚定的实践者,以“感恩”的心关怀生而不同的人,并致力于实现“让建筑赞美生命”的理想。换标并不是万科平空而生的孤立事件。今年6月以来,数位跨行业高端人才加入万科,换标只是万科国际化途径的清晰表达。 万科似乎并不打算用高调的宣传使新标志深入人心。 万科换标瞄准国际化 韩冬 |
| ||
| ||
|
□本报地产评论员 韩冬 10月29日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正式启用新标志之后,万科对于新标的推广并未见到什么大动作。10月30日当天,各大媒体统一发布换标的形象广告算是此次推广中最高调的行动。目前对于新标事宜,相关部门未透露更多细节。 换标对于全国性的企业而言,是相当浩大的工程,以万科为例,子公司已超过150家,新标志将在物业管理、项目、户外宣传牌、各类宣传品等等全部更换,据业内人士估计,万科此次换标料将花费数千万元人民币,而出于保密的需要,直到10月29日前后,换标才在各个环节展开。 有消息称,与换标相关的是,万科内部更大的动作是进行相关组织架构的调整,包括将承担启动新的品牌推广计划的部门也在调整之中。业内人士分析,万科正处于中型企业向大型企业升级、全国性企业向国际化企业升级的路途中,换标正是这一战略思路的清晰表达。 换标之意由来已久 万科换标的想法由来已久。据称,早在1995年左右,万科已经开始考虑更换标志。 知情人士透露,万科旧标志“VANKE”在1988年开始使用,在原标志的设计阶段,万科还是一家以经营电器贸易起家的多元化公司,且有进入电器制造业发展的思路,因此原标志的设计带有适合在电器产品上使用的考虑。此外,其中V字母右边五道斜杠,寓意着当时万科从事的房地产、商贸、工业、股权投资和文化传播等五大主业。 随着万科在1993年将住宅业务确定为其核心业务后,公司开始进行专业化改造,将住宅开发外的其它所有业务转让。由此,万科内部出现了换标的声音,“旧标志的内涵与企业地产属性离得太远”,当年供职万科的一位员工说,“但后来考虑换标太费劲,这个动议最终没能落实。” 2004年在万科20周年庆的时候,换标差点成功。当时万科已经找了一家广告公司设计好新标志,但最终内部认为新设计的标志不如旧标亲切,念旧的情绪以及旧标的影响力,最终使得这次换标“夭折”。 此后,万科发展速度惊人,2006年,万科成为第一家销售额突破200亿元的房地产企业,2007年前三个季度销售收入就已经突破360亿元,其规模倍速增长带来的利润已远非一线房地产企业堪比。 万科这种发展规模被全忠认为是万科换标的重要背景。全忠与万科有密切接触,这位成全机构的董事长认为,万科选择不是整年庆的时候进行换标,完全是形势使然,一方面,随着万科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已逐步成长为目前中国最大的住宅企业,另一方面,万科希望通过换标能向公众强调专注于住宅开发的发展方向,凸显一个锐变的、全新的万科已经在路上。 中金公司房地产分析师白宏伟也认为,在万科发展规模突破所有人想像的今天,需要一次强有力的品牌形象提升来统一旗下百余个公司的步伐,从万科整体战略发展的角度说,万科也需要这样一个新的契机为跃上新的台阶做好有力的铺垫。 换标之意图 换标并不是平空而生的孤立事件。今年6月以来,万科在“换将”上一系列不同寻常的动作备受关注。不同寻常的意思是说,万科此番引进的几位大将大都是与房地产无关的人才。 对于数位跨行业高端人才加入万科,成全机构董事长全忠的看法是“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全忠认为,万科国际化的路径与联想、海尔不同,不是到国外收购地产公司搞开发,而是引进拥有国际化背景与视野的人才,这样才能适应万科超规模发展的需要。“王石说过,将来万科不是缺钱,而是缺相应的管理模式,以万科现在的管理模式和流程,难以满足将来销售额达到1000亿元时的需要”,如何突破这个瓶颈,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引进管理过销售额有1000亿元企业的职业经理人。 中金公司房地产分析师白宏伟分析,万科此番换将与其突出房地产开发商作为服务商的属性有关,“服务的本质是服务消费者,万科引进大量消费品行业的高端人才,目的就是向这些成熟的行业学习品牌管理、流程管理等经验,提升自身作为综合服务商服务的品质”。 事实上,在6月份的迎新会上,万科总经理郁亮曾经阐述了引进这些社会精英之于万科的“伟大”意义,万科需要这些社会精英来驾驭日益复杂的、规模更大的公司管理的需要,这样减少一些摸索的代价。 据了解,2007年的此次社会精英引进行动被万科内部称为“007行动”,万科引进社会精英的标准是管理过更大规模的公司,阅历更复杂,基本特征是国际化的,本身受过良好的职业训练和教育,这种教育通常在国外进行,拥有国际视野,具备专业能力,还有职业精神。 “万科现在观念上、管理语言等方面,是很先进的,具备了与国际化职业经理人对接的基础。”全忠说。 王石万科变了吗? 从英文字母式的标志向图式标志转变,从锐利的V字向闭环的四个V转变,业界不少人士因此将万科换标解读为,万科正在从王石向郁亮过渡,从一个文科的万科向理科的万科过渡。 全忠不是很赞同这种看法。他说,虽然王石一直被外界认为是个激情四溢的人,但这只是王石的A面,从他和王石的接触来看,王石是很理性的,对行业的认识和理解很超前的。 全忠概括说,王石是从创业家转变为企业家,郁亮是从职业经理人转变为企业家,“从这两人的经历来看,王石长于创造性、突破性,而郁亮重在完成董事会确定的战略目标以及各项任务,工作更细。 “万科还是王石的万科。”全忠这样判断。他的看法是,在万科,王石和郁亮的分工是:“王石管没有确定的事,郁亮管确定的事。” 事实上,郁亮也曾发表过类似看法,王石作为万科的总设计师,他设定的方向往往有着很强的前瞻性和鞭策力。全忠评价说,郁亮对于万科的卓越贡献主要体现在:一是财务出身的背景,对万科拓展融资渠道方式、进行金融运作有利;而是相对于早年的王石,郁亮性格温和,管理细腻。 对于万科“理科化”的说法,全忠的观点是,最近几年,万科的变化是脱胎换骨式的,从一个以营销、物管等为核心竞争力的万科向以技术、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万科转变,“现在的万科既有工科的严谨,又有理科的缜密,而文科的底蕴也没有丢。” 外界认为万科会从王石向郁亮过渡,一个理由是王石曾说过将在2009年退休。对这一问题,万科换标前不久,王石在武汉的一个CEO论坛上这样答复:“我曾经表态过,58岁也就是2009年时我会退休,现在收回这句话。因为现在万科的高速发展和随之而来的很多新挑战,让我觉得到2009年我还有继续干下去的必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