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广 告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投资理财
 第A28版:广 告
 第A29版:广告
 第A30版:股市分析
 第A31版:公众服务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生活之友
 第B02版:生活之友 · 行家点拨
 第B03版:广告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 · 酒旗茶垆
 第B11版:好吃 · 吃遍中国
 第B12版:好吃 · 饕餮四海
 第B13版:上海地产
 第B14版:时尚 · 现代家居
 第B15版:上海地产
 第B16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上海地产
 第B22版:上海地产
 第B23版:上海地产
 第B24版:上海地产
 第B25版:上海地产
 第B26版:上海地产
 第B27版:上海地产
 第B28版:广告
 第B29版:上海地产
 第B30版:上海地产
 第B31版:上海地产
 第B32版:上海地产
 第B33版:上海地产
 第B34版:上海地产
 第B35版:广告
 第B36版:上海地产
 第B38版:上海地产
 第B39版:上海地产
 第B40版:上海地产
 第T01版:上海地产
 第T02版:广告
 第T03版:广告
 第T04版:广告
  
2007年11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满广告承诺落空,要求全额退回学费——
数百学员与英孚教育交涉数日未果

邬颖茹 孙云


  11月6日至今,“英孚教育”英语培训中心上海总部喧闹异常,最多时,有上百名学员聚集大堂,携带着近300名其他学员的签名,要求英孚就名不副实的授课内容全额退款。双方交涉至昨晚仍未结束,有关部门已开始关注事情进展。

  学员不满课程缩水

  英孚在上海开始授课以来,在各种媒体上投放了大量广告,很多学员都是冲着广告中的宣传而来,并爽快付费。然而,按照连续两天参与现场谈判的学员张先生所说,入学不久,课程情况就起了变化:销售人员曾声称,校方不限制学员选修课程的种类和数量;但他们入学后却被正式告知,品质较高的研讨课每周每人选修不能超过7节;此外,原先为60分钟的课时也缩短至50分钟。加上其他一些细节问题,让大家萌生退意,学校暂时只同意退还未学课程的学费,与大家以虚假宣传为由要求全额退款的期望差距很大。

  集体要求全额退款

  前天晚上7时,记者在位于福州路的英孚总部大堂看到,约50名学生携带着近300名学生的签名,表情严肃地坐在一起,等待校方答复,其中有些人上午就来了。等了一会儿,一名工作人员贴出一张通知:“校方专门安排校长接待时间与学员进行充分沟通,请有需要的学员至前台客服处预约登记。校长受理日期为11月7日至11月9日20:00时截止。”大家担心校方采用单独会谈的形式“各个击破”,且不满意学校的解决方案,因此,很多人仍要求集体协商,争取全额退款。

  校方承认推销有误

  对于学员的不满,英孚上海市场部总监崔显耿向记者承认,个别销售人员在推销时可能确实存在“言辞上的失误”,对一些课程安排的描述不够准确,今后校方会加强培训。但是,他们认为,每个学生情况不同,一对一谈判才是最佳方式,而且,全额退款不尽合理,如果学员一定要退钱,只能退还剩余课程的费用。

  律师分析提示要点

  据悉,学生与英孚教育签订的就读协议中,并未注明每节课的课时,这是否意味着学校可以随意更改课时?

  新华律师事务所的连晏杰律师分析说:“学生入学后的一段时间内,课时均为60分钟,所以,虽未详细注明,也应认定为双方约定俗成的一项规矩,校方不能单方面随意更改。”至于“选择课程不受限制”的问题,由于仅是销售人员口头承诺,维权相对较困难。他建议市民选择培训机构时,应清楚阅读各项条款,将销售的口头承诺落实为“白纸黑字”。

  培训行业期待法规

  近几年,上海的各种培训中心遍地开花,相关投诉的数量相应增加。消保委人士透露,投诉大多集中在课程内容与对外宣传不符,被花好稻好的口头宣传和含糊不清的合同条款忽悠的大有人在。

  尴尬的是,一旦发生纠纷,学员往往处于弱势,难以搜集证据合理维权。再加上培训行业门槛不高,管理相对松散,给了一些不负责任的企业以可乘之机。因此,不少学员和教育界人士都希望,在呼吁企业加强自律的同时,应尽快出台详细的法律法规和各项管理制度。

  通讯员 邬颖茹 记者 孙云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