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狂热何时退烧? ——从导演王光利遭“网络暴力”围攻说起 艾飞 |
近日,影片《棒子老虎鸡》主题曲主唱人选争议事件开始愈演愈烈。导演王光利坚持不让步,认为乔任梁不是自己心目中的人选,说他“无论唱腔上还是风格都流露出浓浓的奶油味”“必须拿更加阳刚的作品来说服我”。这些言论激怒了乔任梁的数量庞大的“粉丝”群体,他们在网上对王光利展开攻击,恶称他为“阳刚教教主”。仅仅因为批评自己的偶像,而对对方进行谩骂和人身攻击,这样的“粉丝暴民”究竟什么时候才能被“当头棒喝”而收敛? 网络报复走极端 记者昨天在天涯论坛上看到了一个足有上百跟帖的帖子,标题是“亲爱的王光利导演,您红了乔任梁,还是乔任梁红了您”,帖子内容充满了攻击性的言论。有网友注册了“王光利不奶油”和“阳刚教教主”的账号来反串发言,受到了众多网友的“膜拜”。更有网友编写“阳刚教教歌”讽刺王光利,被广泛转载。此外,王的百度贴吧、橙天娱乐集团的网络社区里面都充斥了网友对他的责骂和攻击。 因为得罪了“粉丝”而被他们在网络上谩骂的艺人以及写手并不少见。之前,因为连续发表不利于何洁和宋晓波的博文,博客写手鸿水遭到了“粉丝”的报复,刷屏、谩骂频频出现,甚至有粉丝贴出了“请你近期别出门”的威胁言论;《红楼梦》选秀期间,各个选手的部分“粉丝”在网络上为了自己的“偶像”争吵,并美其名曰“捍卫神圣的红楼梦”。此外,编剧程青松因写文质疑马天宇的才艺而遭遇“羽毛”的网络“绞杀”;写手王小峰也因撰文批评明星,博客多次遭遇粉丝的攻击。 盲目崇拜少规范 有专家分析称,这些崇尚网络暴力的“粉丝”往往都是主观意识很强,且听不进其他意见的人,他们很容易被某些强势的人和话语所主宰,从而走向一种极端,比如盲目的个人崇拜。他们中大多数人年龄层偏低,喜爱幻想,极易把自己的偶像神化,从而无休止地投入感情,以及不理智地对待造星运动。专家也指出,不少在网上攻击谩骂他人的“粉丝”,本身拥有很高的学历,“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有更高的个人素质,仅仅标志着他们有能力为自己的偶像花更多的钱。” 此外,专家也将网络暴民的疯狂举动归咎为网络评论尚待规范。随着网络的发展,评论的增多,网络成为了“粉丝”不理智发泄自己情绪的“斗牛场”,而这种骂人的评论,基本上都是匿名,有的还互相装成对方的“粉丝”进行来回的攻击。网络的不可窥探性造成了无节制的评论自由,也造成了攻击者的肆无忌惮。 多数网民不赞成 根据某网站对“粉丝暴民”所进行的在线调查显示,近七成的网友认为“粉丝”为了维护偶像,不能恶意攻击他人;超过半数的网友认为,“粉丝”用辱骂的语言攻击别人是违法行为,“粉丝”应该理智看待对偶像的不足提出意见的行为。可见,大多数人对这些“粉丝暴民”还是持否定态度。 知名作家含章可贞对于网络暴力曾经这样说过:“谩骂就是谩骂,无论涂上多少层脂粉,仍然是谩骂。”网友小子非鱼认为,不该因为个人喜好的得失变得极端,去攻击谩骂别人。橙天娱乐公司宣传负责人伊小姐呼吁,网络空间应该受到道德和法律的制约,要尽快建立一套有效的机制进行网络舆论监督。 艾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