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河综合整治三期启动 俞正声宣布开工 韩正致辞 朱全弟 |
本报讯(记者 朱全弟)上海市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三期暨防汛墙改造工程,昨天下午在普陀区长风绿地4号地块举行开工典礼,这标志着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设进入崭新的阶段。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出席典礼并宣布工程开工。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在典礼上致辞。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龚学平,市政协主席蒋以任,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丁薛祥出席。市委常委、副市长杨雄主持典礼。 韩正在致辞时说,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是一项造福人民的实事工程,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期盼。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把治理苏州河作为全市环境治理的重要工程。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三期工程,是第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的重点项目。整治工作通过向整个流域进一步扩展,有利于加快改善苏州河水质,使苏州河两岸环境得到根本改善。 (下转A2版) (上接第1版)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必须坚持重治本、重机制、重实效的原则以及市民评判、社会评价、科学数据评定的标准。希望广大工程建设者,精心组织,科学施工,努力拼搏;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密切配合,加强管理,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和进度,为实施好第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做出更大贡献。 苏州河整治三期工程计划总投资31.4亿元,具体任务有四大项目:苏州河市区段防汛墙加固改造和底泥疏浚工程;苏州河水系截污治污工程;苏州河青浦地区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工程;苏州河长宁区环卫码头搬迁工程。主体工程2008年完成后,将进一步改善苏州河水系水质,实现苏州河下游水质与黄浦江水质同步改善,苏州河支流水质与干流水质同步改善,促进水生态系统的恢复。 苏州河污水治理基础性改造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实施。1998年以来,按照“以治水为中心,全面规划、远近结合、突出重点、循序渐进、标本兼治”原则,又连续实施了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一期、二期工程。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苏州河水质和两岸综合环境明显改善,苏州河环境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关|链|接| 苏州河环境 综合整治 一期工程 1998 年,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一期工程正式启动。治理苏州河,污水截流是关键,2001年4月21日上午,市政府召开动员大会,苏州河六支流截污工作全面展开。2002 年,苏州河环境综合治理被列为上海市政府“一号工程”。彭越浦、真如港、木渎港、新泾港、新槎浦、华漕港等六条苏州河支流每天产生的 30万吨污水被截流,送往占地 66.17 公顷的石洞口城市污水处理厂。为使苏州河消除黑臭,截污纳管的同时,综合调水作为辅助措施屡次使用。还有一个措施就是底泥清淤。底泥疏浚配合曝气船的河水复氧,使苏州河得以“生态修复”。两岸“绿色走廊”建设也纳入了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从 1997 年起,苏州河沿岸 172 处原材料、农产品、垃圾、粪便码头结束历史使命;危棚简屋大批拆迁;河畔“绿带”不断延伸,苏州河边初现绿意。 二期工程 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二期工程是上海市新三年环保行动计划中水环境治理的标志性工程,在苏州河整治一期工程基础上,二期工程仍以治水为中心、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继续以截污制污和生态修复为重点,同步推进水环境整治和两岸环境改造。苏州河二期工程于2003年4月11日正式开工,2005年底完成。该工程进一步改善苏州河和两岸支流的水质,灵活控制调节内河水位,满足景观和两岸亲水要求,提高防汛能力;改变苏州河水系环境旧貌,提升城市的环境品质,缓解中心城区“热岛效应”;改善两岸及周边地区环境,解决普陀、长宁、黄浦区的生活垃圾和粪便的出路问题;提高通航能力,改善两岸面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