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村长 孔明珠 |
“小众菜园”是一个鲜菜盛开的地方,那里有一个勤劳、睿智的村长叫陈村,我们都服他。不服也得服,村长手里握有给不给你种菜、施肥的生杀大权,所以我们要想玩就都乖乖地听话。偶然反抗,只到他坐的凳子底下摇晃几下的程度,经常俏皮,也是为了让我们的村长龙颜一开,妙语连珠。 作家陈村出道很早,记得他写过一篇排队买书的散文,招来很多“粉丝”,是“村粉”小哥引我认识陈村的文字,于是读了他很多小说和散文,印象最深的是他文字的老辣。那时我是文青,只闷头读书,勤做摘抄,根本不敢原创,仰望陈村,如同仰望高尔基。 曾经在浦东与陈村毗邻,斜斜的对面,在窗口摇一块小手帕是看得见的。但是我怎敢如此轻浮,我常常趴在阳台上看陈村骑车出门,他像一只大虾,稳稳地坐在车上,慢慢逛悠,脸色一般如思想者,偶露讥诮。有几个来看我的朋友指认了陈村的家门,他们去探望他,我竟是从来不敢说,带上我。 年轻时结识村长的机缘就这样与我失之交臂,我们到了“晚年”坐到一张饭桌上。那天有市领导视察那个地方,警卫森严。村长一坐下来就说了个冷笑话,他在门口被拦住了,警卫请拄着拐杖穿着随便的他“上访”走边门。哈哈哈,我情不自禁发出孔氏爆笑,村长用那双锐利毒辣的眼睛横了我一眼。吃饭时,村长讲起他已退出榕树下网站,在99读书网新辟个菜园论坛,欢迎在座各位前去看看。 那时我从没在网上论坛发过言,看过女儿上网聊天,似乎一上来就要互问是美眉还是弟弟,是青蛙还是恐龙?像我这样不会说谎的女人,要冒的风险太大了。当我露出不肯被羞辱的骨气时,村长笑了,他和气地介绍说,近来网民的年龄有往上走的趋势,而且菜园最好的是设有篱笆,你不会被人随便奚落,来看看吧。好奇的我回家就注册,起了个端庄大方的网名东方明珠,发给村长,马上就接到开通发言的通知,成为一名正式菜农。 在当菜农的日子里,受到村长很多照顾,投桃报李我也立下汗马功劳,歪歪斜斜种了很多菜。最开心的是常常有机会和村长坐到一起吃饭,结识了很多文人俊士。后来在村长的鼓励下,我将上网胡聊搞成一门产业,网上网下同时开“孔娘子厨房”,这种虚拟美食引来很多赞美,加上村长一再开玩笑似的包装,我摇身一变成了贤惠的中国妇女典范,上得去下不来了。 互联网有很多文学论坛,村长的经营方式独特,除了以自己的威信吸引作家名人做菜农以外,菜园纷争的话题众多,以致文坛一有事件发生,媒体记者就要上菜园来打探消息,采访、做新闻,很多出版社、报社编辑也到菜园来搜寻作者和选题。“小众菜园”载入互联网文学史册,村长劳苦功高。 村长著作等身,形象威严,在一般人的眼中德高望重,可他不是一般人,常常要打破偶像,将自己变回一个小孩,任性撒欢。他的性格执拗,先入为主,不轻易改变看法,没人拿他有办法。有一次我绝望地问,就没人治得了你吗?村长说,过去有,现在没有了,那就是他的母亲。村长是个孝子,这是在出生以前就决定的,因为他是遗腹子,真名杨遗华。 我们的村长,我的村长,不知道这几个字煽情的程度究竟怎样,在我,写着写着突然眼眶红了,我想,村长不需要我再写什么了,写他的人太多了,他的作品也太好了,尤其短篇小说,是契诃夫、鲁迅之后另一座丰碑,都不用我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