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女员工解决人生大难题 |
|
当后来的魏蔚站在麦肯锡的面试官的位置上时,她已经可以很清晰地总结麦肯锡容纳的是哪些人。是那些解决问题能力很强的人;因为本身的工作强度很大,因此能留在麦肯锡的都是那些特别能吃苦耐劳,而且做事精益求精的人。还是一群孜孜不倦,一直对万事怀有好奇心的人。这些其实也都是对魏蔚本人人生态度的一种概括,不断愿意接受挑战,把工作的激情作为自己快乐与否的标准。或许这就是当年INSEAD的学长极力建议魏蔚去应聘麦肯锡的原因。 在这个仿佛是天生的麦肯锡女员工看来,一直到2004年跳级升为董事之前,工作的压力对她来说从来不是一个问题。她相信每一个麦肯锡新人都会有一本自己的血泪史,对她来说,1999年她刚进入麦肯锡的那段日子,正是互联网火起来的年代。因为之前的工作经历,她也承接了很多与通讯、科技相关产业的咨询业务。魏蔚很清楚地记得,那时候到深夜12点之后,办公室依然灯火通明,她和很多同事都常常通宵达旦。和魏蔚一起经历过那段“残酷”的岁月洗礼的同仁,有几个现在也都成了公司的董事。有这些经历垫底,对他们来说,之后的辛苦都变得不值一提。 另一方面,魏蔚有一个在她眼中,包括在麦肯锡都没有见过的那么热爱工作的先生。曾经有一次,看到魏蔚星期六在家休息,先生非常诧异地“批评”妻子,在“浪费生命”。所以,和先生相比,魏蔚自我感觉不错,生活与工作平衡有加。 直到2006年,一个小生命的到来打破了魏蔚的生活秩序。在此之前,魏蔚在职场上的女性特质是被很大程度淡化的。而当一个新的生命来提醒魏蔚,需要开始担负女性独有的一种承诺和责任的时候,她觉得自己对于家庭的责任突然变得非常具体化了。这种手足无措感击中了坚强的魏蔚,她不知道如何才能完美地重新规划自己的时间。女性柔弱的一面让她最终不得不和她的导师、麦肯锡全球总裁戴颐安表达了自己的困惑,她觉得如果真的无法两全的话,她不得不选择家庭。 面对导师的挽留,魏蔚思考了几天,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弹性制的工作。要求立刻被接纳了,于是,在家弹性制上班变成了现实。而且公司很快在魏蔚家里布置了一个办公室,传真机、打印机、电话会议设施一应俱全,项目小组上门开会,各种文案由秘书定时递送到家。此外,公司还主动寄来了关于“孕妇如何安全而轻松出行”的邮件。在周围同事的一路支持下,魏蔚的“十月怀胎”过得顺利而愉快,而且各项工作照常开展,包括拜访客户。 这一次成功地怀孕生育的经历给了魏蔚莫大的信心和动力。回到公司后,她开始着手推动专门针对麦肯锡妈妈级女性员工的关爱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