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欧亚四国经贸合作潜力无穷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俄罗斯与中亚研究室副主任 张耀 副研究员 |
|
11月2日至6日,温家宝总理应邀对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白俄罗斯、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第六次会议、中俄总理第十二次定期会晤和“中国年”闭幕式活动。为什么这次出访会被称为是“今年我国对欧亚地区的一次重大外交行动”?我们听听专家的说法。 ——编者 1 中国-中亚 中亚区域经济合作 各国自由交换意见 问: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第六次部长会议3日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举行。这个合作的成立背景和在中国-中亚的经济贸易交流中所占据的地位如何?此外,能否介绍一下中国-中亚目前的经贸交流情况和中国的利益所在? 中亚区域经济合作(CAREC)是由亚洲开发银行在1997年倡导成立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2002年正式建立,宗旨是推动中亚地区的减贫和发展事业,促进共同繁荣。主要参加国有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塞拜疆、阿富汗、蒙古等。相对于该地区的其他区域合作组织而言,中亚区域合作不是一个组织严谨的国际组织,它主要是本地区各参加国就经济合作和发展问题进行规划讨论、政策协商、融资计划的磋商性机制。 在这个相对比较松散的机制中,各参加国没有太多的法律责任和义务约束,可以自由地交换意见,对中亚地区的经济合作和发展问题提出设想,使得有关各方可以进行较充分的讨论。亚洲开发银行支持的背景,又使得成员国达成的有关发展战略的公式相对比较容易地进行融资操作。因此,该机制在中亚地区的经济贸易交流及发展领域中有其独特的作用。它与该地区其他正式的区域合作组织不是互相替代,而是起互相补充、互相协调的作用。 中国是中亚区域合作机制的成员国之一,中国也是中亚地区的邻国,在经济文化领域与中亚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联系。自1991年中亚五国独立以来,中国与中亚各国的经济贸易合作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现在,中国已成为中亚国家主要的贸易伙伴之一。1992年,中国与中亚五个国家的贸易额才4.65亿美元,而2006年已经达到了120亿美元,是1992年的26倍,其中与中亚最大国家哈萨克斯坦的贸易额就达到了83.6亿美元。同时贸易的结构和层次也在不断改善。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主要还是边境小额贸易和一般贸易,现在,加工贸易、展会贸易、技术贸易等各种贸易形式出现,还开发建设了各类口岸、经济技术开发区、边境自由贸易区等。除了双边贸易合作外,中国与中亚国家在产业和投资领域的合作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主要的合作领域包括能源领域、矿业领域、交通运输领域、信息通讯领域等。在能源领域方面,中哈输油管道已经建成开始输油,这是中国与中亚国家富有成效合作的重要体现。在未来,机械工业、电力工业、旅游业、轻工业和食品工业都是中国与中亚国家富有潜力的合作领域。 对中国而言,与中亚国家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利益和目标就是促进中国、特别是西部地区与中亚国家互惠互利的经济合作,为我们国家的和平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中亚是中国的近邻,中亚的和平、稳定、发展和繁荣直接影响到中国西部地区的稳定与发展。中亚国家独立不久,经济还不很发达,不同国家间的发展差距也很大,也存在着一些不稳定因素,比如“三股势力”的存在就严重威胁着中亚国家以及中国西部地区的稳定。要维护中亚地区的稳定,除了需要加强彼此间的安全合作以外,促进经济发展,消除贫穷,根除各种极端主义滋生的土壤也是重要手段。因此,与中亚国家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是中国“睦邻、安邻、富邻”外交政策的具体体现,有助于促进中亚国家和中国西部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共同发展,有助于中国与中亚国家的长期睦邻友好关系。 2 中国-土库曼斯坦 能源合作引人注目 安全领域协作密切 问:中国与土库曼斯坦由于在能源方面的合作使两国关系引人注目。此次,中国总理时隔13年后再次访问土库曼斯坦,又恰逢中土建交15周年。目前,两国在能源合作方面进展如何?其他合作领域前景如何? 土库曼斯坦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石油、天然气、芒硝、碘、有色及稀有金属等,其中石油储量估计为120亿吨,天然气储量为24.6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五位,是独联体中仅次于俄罗斯的第二大天然气生产国。石油和天然气是土库曼斯坦的支柱产业。 1992年1月6日,土库曼斯坦同中国建交。此后,两国关系发展迅速。近年来,两国在能源领域内的合作尤为引人注目。今年8月,中国和土库曼斯坦天然气合作项目开工仪式在土阿姆河右岸地区举行。根据双方协议,该天然气管道建成后,土将在30年内每年向中国提供300亿立方米天然气,大大增加中国能源进口的多元化途径,改善中国能源消费的结构。土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近日表示,天然气管道工程的实施将带动两国经贸、能源等各领域务实合作全面深入发展,成为促进整个地区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除了能源领域的合作以外,中国与土库曼斯坦在其他领域的合作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在政治上,两国领导人多次互访,保持了高度的互信,温家宝总理此次访问更是中国总理时隔13年后再次访土。今年7月,当选不久的土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访华时与胡锦涛主席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土库曼斯坦关于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的联合声明》,为两国友好合作的深入发展明确了方向。 中土两国的经贸合作也日益扩大,2006年,两国贸易额为1.79亿美元,同比增长62.4%。随着两国在市场、技术、资金、资源等方面的互补优势日益显现,双方在能源、交通、电信、化工、建材、纺织和食品加工等重点领域的经济合作项目正在不断推进。 在安全领域,中土两国也有着密切的合作。去年两国签署合作协定,此后双方进一步加强执法安全部门的协调与合作,有效打击“东突”恐怖势力在内的“三股恶势力”,维护两国及中亚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 此次访问中,温总理希望两国尽快启动经贸混委会机制,全面规划经贸合作。双方还要扩大人文交流,鼓励开展教育、体育交流,特别是青年人的交往。 中国-俄罗斯 3 石油贸易潜力巨大 输油管道明年运营 问:从去年的中国“俄罗斯”年到今年的俄罗斯“中国年”,两国在文化、经济等领域展开广泛交流。在经济领域,两国的合作亮点在哪里? 自从1996年中俄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以来,两国在政治、安全、经济和文化等诸多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入。在经贸合作领域,两国的双边贸易额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贸易总额连年登上新的台阶。2001年,两国贸易总额刚刚突破100亿美元,预计今年可能突破400亿美元,到2010年,将突破800亿美元。除了贸易以外,两国的相互投资也开始活跃,截至2006年底,中国对俄投资项目达700多个,总额约为9.35亿美元;俄对华投资额则超过6亿美元。双方的投资项目涉及资源开发、木材加工、家电、通信、建材等多个领域。同时,双方的各种经济技术合作也逐渐发展,可以说,中俄两国经贸合作的潜力是非常巨大的。 值得一提的是两国近年来在能源领域的合作。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出口国之一,中国则是最大的能源进口国之一。2004年,俄罗斯向中国出口石油为570万吨,2005年为760万吨,2006年为1030万吨,今年上半年俄罗斯通过铁路向中国出口的石油为460万吨。现在从俄进口的石油约占中国石油进口总量8%左右。 为了更有效地进行两国能源合作,双方一直在商议建造从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通往中国东北的输油管道。11月6日,温家宝总理与俄罗斯总理祖布科夫达成共识,确保中俄原油管道在2008年底建成并投入运营,同时加快商谈供油长期贸易合作,在油气下游领域增加合作。根据两国公司2003年签订的总协议,中俄原油管道项目实施后,中俄双方可在投产后5年内每年实现原油贸易2000万吨,以后的20年增加到每年3000万吨。 4 五大问题阻碍发展 经贸合作有待加强 问:中俄在经贸领域的合作中还存在什么问题? 对于中俄来说,目前的经贸合作水平与15亿人口、4万亿美元GDP产值并不相称。而且经贸合作落后于政治和安全合作,对深化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也是不利的。中俄经贸合作还存在的问题包括: 1. 虽然贸易总额稳步增加,但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主要体现在机电产品在贸易总量中所占比例不高,俄对华主要是自然资源出口,进口则主要是轻工业消费品等。双方今后须加快提升贸易规模和质量,注重改善贸易结构,扩大机电产品在贸易中的比重。 2. 加大相互投资力度,尤其是促进大项目。现在双方的投资大多是几十、几百万美元的小项目,上亿的大项目较少,难以带动整个双边投资。为此,中方提出到2020年在俄投资要达120亿美元。考虑到中国正在进行东北和西北地区的开发和重建,俄罗斯也在积极开发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 3. 改善贸易投资和经贸合作的环境,规范合作秩序。在双边贸易,尤其是边境和小企业及私营业主之间的贸易存在着很多灰色地带,随着双方经贸合作的层次提升,这种状况亟须解决。 4. 不断提升经贸合作层次,逐步促使以货物交换为主的贸易合作向以高新技术合作为主转换。俄罗斯是传统的科技大国,中国则是新兴的科技大国,两国在宇航、核电、水电、通讯、建筑等领域各有自己的优势,也已开展了不少合作,今后应该进一步提高高新技术合作在双边合作中的地位和比例,增加附加值。 5. 进一步推动双边能源合作,积极开展油气资源上下游产业链的共同开发,推动合作方式由资源贸易型向生产加工型转变。在这个敏感领域的合作中,双方都要顾及和协调对方切身利益,力争双赢局面。近期尤其是要切实落实一些大型合作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