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新都会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上海地产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读者之声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职场方圆
 第A31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 · 论坛/商界
 第A35版:新民环球 ·博览
 第A36版:新民环球 ·博览
 第A37版:新民环球 · 社会
 第A38版:新民环球 · 广告
 第A39版:新民环球 ·广告
 第A40版:新民环球 · 什锦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 · 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 · 情感
 第B04版:家庭 · 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 · 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 · 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 · 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 · 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 · 现代家居
 第B15版:时尚 · 钱题纪实
 第B16版:时尚 · 单品冲浪
 第B17版:广告
 第B18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19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 · 数字家庭
 第B23版:e生活 · 数字家庭
 第B24版:e生活 · 数码娱乐
  
2007年11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复的东西再值钱也不要
——瑞士艺术商人劳伦斯的“生意经”
郭剑烽 范小锋 蔡仁华


  昨天,第一个进驻普陀区苏州河畔M50创意园区的瑞士艺术商人劳伦斯,一大早就迎来一批慕名而来的客商。劳伦斯却耸耸肩,摊开双手对记者说:“我不喜欢他们,都是一群拍卖分子。”“难道不喜欢有人买你的画吗?”记者问,“我经营的画廊应该对收藏人士敞开,而不是转手倒卖者。”

  特别的商人

  劳伦斯是商人,他的经营行为却显得不那么像商人。一幅标价5万美元的油画,今天挂出,第二天被人买走,他没有喜形于色,一句“看你还有与众不同的新作”的话,让画家感到沉甸甸的。“既然卖走的这类画吃香,何不依样画葫芦,多画几幅?”有这类想法的画家,会在劳伦斯面前吃“闭门羹”,“新作画不出,意味着思维的停滞。这样重复的东西再值钱,我也不要。”

  目前与他签约的30多位画家,不论名气大小,只要想法独特,构思奇妙,表现时尚,均可占有一席之地——为其办画展,推荐参加荷兰威尼斯双年展、韩国光州双年展等。要知道,这是这批60后画家首次漂洋过海,参与国际上最重要的文化展示活动。

  一位脸谱画家的画作两年没有售出一幅,劳伦斯依然认为“此君天生我才”。后来,他果然红遍大半个中国,还自己开了画廊。

  独特的眼光

  1985年,第一次来到上海的劳伦斯,被眼前一条蜿蜒穿行整个城市的苏州河所迷醉,这不就是上海城市文明的血脉之一吗?

  进入复旦大学进修历史、电影史和汉语两年,从到香港替美国商人打工到再次来上海经营画廊。如此经历的他告诉记者,有些作品被人买走后几经辗转,到拍卖行叫价已达到百万美元,有人向他道喜,他却摇头说:“这不是艺术品。”当得知比利时收藏家由伦斯通过购买自己工作室的画,成功在北京开设艺术中心后,劳伦斯才欣喜若狂,“我非常喜欢这个家伙。”

  令人惊讶的是,这位拥有30多位画家、艺术系毕业、经营画廊、经手画作不下500版幅的瑞士人,竟然不会作画,完全是个“眼高手低”者。但就是凭借他独特审美眼光,一大批另类画派的艺术家得以为人所熟知。 本报记者 郭剑烽

  通讯员 范小锋 蔡仁华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