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新都会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上海地产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读者之声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职场方圆
 第A31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 · 论坛/商界
 第A35版:新民环球 ·博览
 第A36版:新民环球 ·博览
 第A37版:新民环球 · 社会
 第A38版:新民环球 · 广告
 第A39版:新民环球 ·广告
 第A40版:新民环球 · 什锦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 · 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 · 情感
 第B04版:家庭 · 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 · 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 · 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 · 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 · 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 · 现代家居
 第B15版:时尚 · 钱题纪实
 第B16版:时尚 · 单品冲浪
 第B17版:广告
 第B18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19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 · 数字家庭
 第B23版:e生活 · 数字家庭
 第B24版:e生活 · 数码娱乐
  
2007年11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一则报道引发读者热议——
“70岁以上老人免费乘车”亟待完善

张欣平


  本报记者 张欣平

  本版11月6日就70岁以上老年人乘车现状刊发的报道《请为老年人免费乘车撑起“保护伞”》,在广大市民与读者中引发热议。

  一些市民尤其是70岁以上的老年读者,连日来纷纷给本报来信来电,呼吁尽快完善“70岁以上老人免费乘车”的政策。

  没有红色社保卡怎么办

  实施“70岁以上老人免费乘车”后,得到了老年乘客的一致好评,但由于该政策具体措施不尽完善,加上部分媒体在介绍时解释口径不一,造成许多市民的误解,使“老年人免费乘车”成为乘客投诉的热点。据介绍,962000运管热线的咨询、投诉不断,日均接听50个来电,主要反映的问题是——

  没有红色社保卡老人困惑

  早年支内退休返沪养老的老年人感到比较困惑。他们当年支援内地建设,现在退休返沪,但户口仍然在外地,不能享受优惠。其次,由于以红色社保卡为乘车凭证,军队中退休的老年人只有军官证,农村的老年人没有社保卡,均希望管理部门能细化和完善优惠政策。

  老人害怕红色社保卡遗失

  有部分老年乘客建议,因为社保卡还具有看病就医等其他社保功能,卡内还存有医药费等钱款,有些老年人行动迟缓,记忆力差,万一丢失或被偷,会造成很多麻烦,建议可不可以使用现行的老年证或其他证件来替代,希望能把这件好事办得更好。

  老人要求完善社保卡功能

  部分乘客反映,由于目前社保卡需人工查看,建议针对老人免费乘车的政策,开通新的多功能交通卡,让老人乘车时可轻松刷卡进站乘车;还有如免费乘车时间的设定,进出轨道交通站的时间界定,非高峰时间设定等,以方便老人乘车。

  司售企业“倒苦水”

  记者在近日的采访中还了解到,因“老年人免费乘车”政策的不少细节并没考虑完善,以致老人、司售、企业各有难言之隐——

  未领证件  老人尴尬

  不少70岁以上老人来不及办理红色社保卡,按有关规定在乘车时出示能证明年龄的证件,但没有得到免费优待,还被奚落了一番。一些老年人还反映,自从老年人免费乘车后,部分公交司售人员态度冷漠。本来想坐“免费车”到处去逛逛,但出去乘车次数多了却越来越感到憋闷,也没了出去玩的心情了。还有的老人由于身体还很硬朗,保养得比较好,看起来不像70多岁,乘车时拿出身份证,司机总是拿过去翻过来翻过去查看,还一边开车一边嘀咕。

  效益挂钩  司售无奈

  由于目前老人出行量增加,司机的工作量也相应加大,因而不少司售人员会表现出一些对老年乘客的反感和不满。还有的司机无奈地说,老人喜欢早睡早起、做早运动、喝早茶。难免要和上学的学生和上班一族“抢座位”。一些途经市郊的公交线路老年乘客明显增多,以致出现限制老年人一次上车的人数。而现在大多数公交公司都实行司机收入和营业额挂钩的办法,收入直接从营业额中提成,因此就出现了“老人乘车越多,司机的收入就越少”的怪现象。

  费用将增  企业诉苦

  实施“老年人免费乘车”使企业左右为难。一是补贴无法统计,目前,持一切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就能乘车,根本无法统计了解老人乘坐情况;二是对运能的组织带来一定的影响。现在有些70岁左右的老人身体硬朗,实施免费乘车后纷纷结伴出行、走亲访友,由于老人出行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导致公交企业无法安排行车作业时间;三是担心老年人乘车导致受伤事故频发。实施老人免费乘车后,老人出行的频率上升,在行车过程中容易造成老年乘客受伤事故增加,由此产生的医疗费和赔偿金,将导致公交企业非生产性开支增大。

  各方动脑筋把好事办好

  一些市民与读者希望有关部门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老人免费乘车”政策——

  发放专用乘车卡

  建议发放专用的交通卡或老人享受公共福利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的IC卡,其好处是:一是方便老人,提高使用效率,同时也能防遗失社保卡带来的麻烦;二是增强防伪能力,当老人离沪、去世或优待证丢失以及故意重复申领时可以及时通过电子手段阻止证件继续使用;三是可以准确记录优待老人乘交通工具、出入公园和文化体育艺术场馆等数据,便于政府贴补公交等相关部门,并为完善相关的公众福利政策及城市交通事业的发展提供准确科学的信息和决策依据。

  安装检验社保卡的专用设备

  如不换发统一的乘车卡,在公交车和每个地铁车站装上检验社保卡的专用设备,只要一插进社保卡,就可以读出基本信息,方便老年人使用及验卡,同时也方便客流统计与分析。

  建立老人乘车保险机制

  通过建立老人乘车的人身保险机制,倡导免费乘车的老人,自觉办理“乘车意外伤害保险”。要寻求保险公司的支持,设立有关的保险项目,为老人免费乘车分担风险。同时,建议由政府、老龄委和公交公司共同出资设立老年人免费乘车事故赔偿基金。在事故发生后,可由保险公司和赔偿基金予以赔偿。

  对公交企业给予补偿

  为使老人免费乘车政策能长久顺利执行,政府宜对相关公交企业提供相应的补偿。让红色社保卡增加可统计老人乘各种交通工具数据的功能,以此作为政府对企业进行补偿的依据。政府在此基础上制定专项财税补偿措施,或通过减免部分税费等方式对企业给予补偿。

  加强对公交企业的管理

  针对部分公交线路和司售人员服务质量差等情况,要加强现场执法检查和行业管理,对特别严重侵害老人利益的司售人员从严考核,通报批评,以至列入线路经营权考核,形成尊老敬老的氛围。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