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科教卫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法治视窗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上海人家
 第A09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医药资讯·广告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证券周刊
 第B02版:证券 ·大势分析
 第B03版:证券 · 投资基金
 第B04版:证券 · 股海淘金
 第B05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B06版:证券·服务指南
 第B07版:夜光杯
 第B08版:夜光杯
 第B09版:连载
 第B10版:阅读
 第B11版:新智
 第B12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3版: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B14版:国家艺术杂志·博物剪影
 第B15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16版:国家艺术杂志
    
2007年11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被拦腰锯断的“半身人”突然动了
——第五届上海国际魔术节昨晚开幕纪实
王剑虹

  ■ 法国奥马·帕夏的“黑话” 记者 胡晓芒 摄

  轻快时尚的“沙滩魔境”、神奇魔幻的“黑活”、惊险刺激的“电锯分人”……昨晚,第五届上海国际魔术节在上海国际体操中心开幕,来自美国、法国、荷兰、德国、中国等近10个国家的魔术大师们把上海国际体操中心变成了一个“魔法世界”,9个节目每一个都有鲜明的“个性”,或轻松、或神秘、或惊险、或优雅,让观众们大开眼界。

  神秘“黑活”

  来自法国的奥马·帕夏曾因档期原因几次无缘上海国际魔术节,此次终于可以在上海的舞台上展示他家传的独门绝技——“黑活”。黑沉沉的舞台上只有几点红色灯光,身着阿拉伯服饰的魔术师似乎手握马良的神笔,信手画一个落地烛架和几支蜡烛,架子和蜡烛都变成了真的;随手画一张椅子,台上马上就有一张真椅子。有“魔力”的不仅仅是魔术师手中的“笔”,魔术师拿起一卷画有阿拉伯少女的画,轻轻地悬空“挂”起,画上的那个少女就变成真人走了出来,更为奇特的是,魔术师竟然在变出一个年轻小伙子后用手中的刀“割”下了小伙子的头,并把它放在小伙子的手上……

  电锯分人  

  如果说奥马·帕夏“割”下别人的头是在黑暗的舞台上的话,那么来自美国的凯文·詹姆斯则是在灯光明亮的舞台上直接用电锯将人“拦腰锯断”。昨晚压轴的凯文·詹姆斯身兼大师赛评委和表演嘉宾双重身份,只见他在舞台上挥动一把电锯,把一位推着车子的男护士“拦腰锯断”,上半身倒在车子上,下半身依然站着,凯文把上半身抱起,竖放在桌面上,那“半身人”居然抬头向观众招手致意,双手还能撑起半截身体晃来晃去,而站在那儿的下半身双腿也依然能弯曲踢动。凯文和助手一起把“半身人”抱到了一个只有一块薄薄平板、绝对藏不住人的小推车上,并邀请观众上去触摸“半身人”的手。一位年轻女观众在凯文的再三要求下终于鼓起勇气准备摸“半身人”的手时,一直一动不动的“半身人”突然动了起来,吓得女观众三步两步逃下舞台,而“半身人”也双手一撑,从车上翻落下来,以手代步飞快地“逃”到舞台中央……

  争奇斗艳  

  昨晚除了4组表演嘉宾外,另有5位魔术大师作为大师赛的选手参赛,他们的表演都具有鲜明的个性,让观众看得眼花缭乱。来自德国的“魔女” 洛珊娜把魔术变到了自己的嘴唇上,黑玫瑰在嘴唇轻轻一拂,原先鲜红的嘴唇变成了黑色,再用绿叶一拂,黑色嘴唇又变成了翠绿色,一闻红玫瑰,嘴唇又变成了红色……十分别致。

  而昨晚唯一一位中国魔术师沈娟,则以一段颇具民族色彩的“万紫千红”让观众“看花了眼”。不久前刚刚获得国际魔术师协会(IBM)和美国魔术师协会(SAM)年会大赛两个金奖的沈娟竟能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变出几千朵花,而要把这些花准备好就得花三四个小时。除了两位女魔术师外,来自美国、德国、葡萄牙的三位男魔术师也各显神通,“须眉不让巾帼”,让上海观众领略了不同风格的魔术节目所带来的不同的神奇魅力。

  本报记者 王剑虹  

  详细 0711101060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