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识古玩》 米舒 |
米舒先生: 今天热衷古玩收藏的人越来越多,请您介绍一些有关的书籍。 上海第七人民医院 庞国梁 庞国梁书友: 中央电视台二套的“鉴宝”节目很受欢迎,因为今天喜欢收藏的观众与读者很多。但收藏是一门学问,稍不谨慎,就有可能买到“伪作”与“假货”,初涉收藏之门的人,一要读有关专业书,二要多问多请教专家。我手头有一本《初识古玩》(上海大学出版社)的书,值得一读。 “古玩”即古代文人之雅玩。清代以前称“骨董”,宋代时称“文物”。其门类包括:陶器、瓷器、青铜器、玉、钱币、书画、竹雕、牙雕、木雕、砖雕、漆器、文房四宝、印章、织绣、碑帖、铜镜、鼻烟壶等十八类。作者对每一类古玩,都讲述了它们的起源、产地、特点、价值与鉴赏方法。如讲瓷器,对汉瓷、唐瓷、宋瓷与元明清瓷器的区别,鉴定作伪的方法,如何区别古瓷与后仿瓷的要点。本书还附有各种彩图,以备参考对照。此书虽非包罗万象,但读这一类书,对收藏者在涉足古玩一行时,是必须做的功课。 我对古玩,是敬而远之。因为自己掌握的收藏知识太有限,再加上经济实力不够,因此虽常去古玩市场逛逛,只有惊羡与遗憾。原因是如羊脂玉、田黄、黄花梨之类古玩,价位已飞涨了上千倍。但尽管如此,还是喜欢去看看,饱饱眼福。据行家的经验谈,看中的物品不要先问其价,而是先问其他古玩后再漫不经心地讨价还价。“捡漏”心理一占上风,“皮夹子”捡不好,买个赝品回家,这才叫你懊恼不已。 现在有种不好的风气,收藏是收而不藏,买进卖出一瞬间,把收藏沦为投资,甚至投机,那就有可能把古人的雅玩的意义完全丢失了。某些收藏节目中主持人邀请一些拍卖公司经理鼓动炒作,观众对此应有清醒的头脑。 不管收藏还是投资,我们先来读几本书,再拜专家为师,腹中有了知识,炼成火眼金睛,再来考虑如何出手。总之,通过收藏来丰富人类精神生活与审美能力,这才是正道。 米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