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爸爸育儿日记· 演戏锻炼即兴表达能力 邓海欧 |
儿子很喜欢听我讲故事。一天,我心血来潮,用喜剧化的腔调大声说:“小军,我们来演童话剧好吗?”儿子兴奋起来了,并和我一起挑选《小红帽》故事来演。 于是,孩子的妈妈做导演,儿子和我按着故事情节一板一眼地演。我和儿子边演边互换角色,一会儿他演大灰狼,我演小红帽;一会儿他演小红帽,我演大灰狼,最后,儿子终于决定扮演大灰狼。因为大灰狼尽管凶恶,名声不好,但威严、强悍,处于主宰地位,演起来过瘾,不像小红帽乖乖巧巧,最后还要被大灰狼吃掉。 起先,儿子脱开“本子”就不知如何对话,我就说:“你就自己编吧,怎么说都可以。” 小红帽(爸爸):“啊,你是谁呀?” 大灰狼(儿子):“我是你外婆呀。” 小红帽(爸爸):“你的声音怎么哑哑的呢?” 大灰狼(儿子):“昨晚我喝了凉凉的雪碧,着了凉呀!”(妈妈以前告诫儿子喝凉的东西要着凉的) 小红帽(爸爸):“你的鼻子怎么是扁扁的呢?”(儿子的鼻子就是扁扁的) 大灰狼(儿子):“被机器人坐了一下,给坐扁啦。” 小红帽(爸爸):“那你的头发怎么黑黑的呢?” 大灰狼(儿子):“我在黑颜色的水里洗了一个澡。” 小红帽(爸爸):“那你的屁股怎么大大的呢?” 大灰狼(儿子):“因为我吃了一个大大的芝麻饼,哈哈哈,现在我可以吃你啦!” 从这以后,我们就常常根据童话故事的情节演绎、发挥,即兴演出。我们演法国现代童话《无所不知的玩具娃娃——丝杜比古》,演得痛快淋漓;演日本童话《麻烦很多的饭店》,演得紧张而又神秘,充满了悬念……儿子在演出中提高了即兴说话的能力和智慧,也品尝了演戏带来的乐趣。 其实,光是被动接受会养成孩子学习的惰性,大量的故事内容和知识会在这“惰性”之下被闲置起来,或者就干脆被遗忘了。通过这种有趣味的演戏方式,或许会促进儿子听故事以后的反馈意识,调动他的主观能动性。 邓海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