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学会自己玩 汪叔阳 |
|
乘坐国际航班,感触最深的就是“洋娃娃”(外国的学龄前儿童)特别乖。同一个机舱内,华人的孩子多是大人抱着进来的,而“洋娃娃”只要会走路,多半是自己蹒跚着进来的。进机舱后,“洋娃娃”多半自己一人一座,决不“粘”在父母身上,并且自己玩自己的,或看小人书、游戏,或含着奶嘴东张西望。“洋娃娃”的父母也只顾自己看书看报谈天说地。华人的孩子则盯着自己父母讲这讲那,要这要那,稍不如意,则大哭大闹。我丝毫不存在贬低我们自己的意思,只是想就教育问题进行一下探讨。 “洋娃娃”如此之乖,与他们父母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西方人并不认为“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也不以孩子为“家庭中的太阳”。父母有自己的事业与爱好,孩子只要适当引导,应该让他们自由发展。婴儿时期的“洋娃娃”就不是整天抱在手中,而是让他们躺在婴儿篮或婴儿车中自己玩耍。“洋娃娃”哭闹时,父母并不立即去抱他,只是看看他是否尿湿了或饿着了,适当做些处理后仍让他躺着玩耍。如果是随意哭闹,父母是不予理会的。在公园中,“洋娃娃”的父母边谈边行,而孩子们则跟在父母后面嬉戏。久而久之,孩子们就懂得了要自己玩自己的,不会老缠着父母了。如果孩子稍有皮肉之伤,父母也并不大惊小怪,还是鼓励他们前行,逐渐养成了“洋娃娃”的自主意识。 不管在中国还是在外国,父母总是非常喜爱子女的,喜爱的方式方法不同往往折射出教育理念的差异。我们要把孩子从一个自然人培养成一个社会人,那就千万莫把孩子当作自己的“大玩具”或“会说话的宠物”,让他从小学会自己玩。 汪叔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