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目 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周刊 · 金融投资
 第B03版:财经周刊 · 理财广角
 第B04版:财经周刊 · 彩票看点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康健园
 第B10版:康健园 · 养生
 第B11版:康健园 · 保健
 第B12版:康健园 · 康复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 · 校园内外
 第B15版:教育周刊 · 就业导航
 第B16版:教育周刊 · 早教沙龙
  
2007年11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别让“创业病”缠绕你的前程
——专家把脉开出对症下药良方
唐洁 钱滢瓅

田红 图

  大学毕业后,是进入一家已经发展得很好的大型企业从基层做起,不断仰望着不知何年才能爬上的高位,还是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自己做老板呢?

  在2007上海大学生创业周期间,复旦大学上周举行了“创业精神与全球经济发展主题论坛”。与会嘉宾中既有事业有成者,也有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创业者,还有创业指导老师。他们认为,目前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还是很低的,失败的原因有许多。针对一些大学生创业中的“通病”,他们开出了几帖“药方”,希望能为有着热情和实力,想要在自主创业中大显身手的年轻人提供一些借鉴。

  病名  茫然症 

  病征:什么都想做、什么都可以做,什么都困难,无从下手。

  诊断:就像许多正在求职的大学生不知道自己该干哪行一样,有着创业劲头的大学生,往往并不知道自己该办什么样的公司,从事什么领域。上海复旦科技园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贾伟认为,在创业之前先要定位,明确自己的目标,而不是靠一时的冲动和激情做事。他建议大学生们在创业之前最好有一个过渡期,哪怕是到与创业项目类似的企业工作或实习几个月,把它作为创业之前的心理缓冲。

  疗法:想清楚自己最喜欢的和最擅长的,两者皆有最好,有其一也行,没有就先培养一下,沿这个方向钻下去就是了,不要跟风,不要盲目仿效别人。

  病名  虚荣症 

  病征:开张伊始,就要坐大班台,装修办公室,请前台小姐接电话……

  诊断:毕业于复旦大学的朱化星,如今是上海一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伙人。“创业初期,你也许需要亲自去操办任何细节琐碎的事情,你要采购办公用品,打扫办公室,但这不是你创业的全部,重要的是把你的工作做好。”他以自己的切身经历告诉大学生创业者们,不要让这些琐事耗去你太多的金钱和精力,而要不断规划宏图战略,这也是让那些无聊琐事变得有意义的源泉。

  疗法:先多想想怎么赚得更多,而不是怎么花钱。

  病名  急躁症 

  病征:恨不得一天赚100万或更多,一万年太久,只想着只争朝夕抓现钞。

  诊断: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企业辅导员王荣说,大学生创业必须牢记“生存第一”。面对激烈的竞争,忌大谈“第一桶金”,而不谈赚“第一分钱”。他认为,脚踏实地非常重要,钱并不是创业者所要追求的唯一的东西。他建议大学生创业者在考虑自己一旦成功会如何辉煌的同时,多想想如果事情不按照自己理想的方式发展该怎么办。创业的经历能增加一个人的见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疗法:制定一个假设半年甚至一年没钱赚,如何坚持下去的计划吧。

  病名  消化不良症

  病征:每一项生意前景都很好,但现在没有一样做得好的。

  诊断:能赚钱的事情很多,但你只能选一个作为自己的事业。不要因为难做选择而放弃选择。身为集团总裁的范伟认为,人生就是在所有的不可知中选择出一条“最佳路线”。要在不断的经历中更换你的定位,想想如何走下一步才是最划算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你一年要换一个行当。即使几年后你可能会发现自己走了一条不适合自己的路,但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你大可微微一笑对自己说,我还年轻,我还可以试着做别的许多事情呀。

  疗法:集中一点求突破,专注成就向前看。

  病名  多疑症 

  病征:害怕合作伙伴损害自己的利益,处处防范,常常搞得不欢而散。

  诊断:复旦科技园创业中心建议,创业初期为求安心,合作伙伴应在自己熟悉的朋友、同学、同事和亲戚中寻找,但以后就只能靠制度和契约来保证各方的责权利。因为人会变,感情也会变,就会产生双方意见和决策的不一致,有制度和契约就可以平静地处理或退出,不会造成兄弟反目、朋友成仇的情况。

  疗法:合伙协议或公司章程的条文一定要考虑清楚,不要公文化了事。

  实习生 唐洁 本报记者 钱滢瓅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