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博会上的“书生老板” 蔡立弘 钱滢瓅 |
在刚刚结束的工博会上,今年新亮相的大学生创业展区人头攒动,记者采访了几位“书生老板”,听这些刚刚走出象牙塔的毕业生们诉说不为人知的创业经历。 碰壁受挫是必修课 林江滨从事的创业项目是“人造皮肤”。他在读研期间便跟随导师从事高分子材料的研究。2005年毕业之后,凭借自己的研究课题,他创办了生物科技公司。 当了老板,林江滨才发现,运营一家公司与做实验搞研究毕竟有着很大的不同。特别在企业管理方面,他承认当时自己是一片空白,连公司注册的手续都不懂,与其他企业的合作过程也颇费周折。“碰壁、受挫,这是创业者的必修课。”小林说。对于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涌入创业的洪流中,他认为创业者的心态最为重要,信心是需要的,但也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创业基金助他开店 韩舒庭和他的同学在毕业之后开办了一家经营数码艺术作品的公司。不过,最让他感到高兴的是,在这次工博会上,他们获得了300万元的风投资金。 “将人物写真进行手绘的油画处理,完全是自己一时的灵感。”韩舒庭说,现在喜欢拍艺术照的人越来越多,而油画则有浓郁的西方艺术气息,把两者有机结合,应该很有市场。 抱着试试看的心情,他们申请了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最终获得20万元的资助。他们用这笔钱搞研发、添置设备,开设了第一家公司。对于这种人像照片与绘画结合的全新产品,许多消费者还不能完全接受,难免会遭到冷遇,但他们并没有灰心。现在他们已和几家大型装潢公司在装饰画项目上 建立了合作,并计划在上海再开两家分店。 经营从零学起 姚晓栋在研究生毕业后与朋友一起开办了一家电子科技公司,专营数字影像精密检测仪以及齿轮齿条的生产。姚晓栋坦言,大学生要想自主创业,绝非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因为自己是新公司,在谈判上总要或多或少地做出些让步,而一些项目资金的回报周期过长也影响了整个公司资金的流动,会阻碍下一个项目的进行。 “创办一个技术性公司,把关人的作用十分重要,流出去的产品就代表着声誉,而把关人就控制着这条生命线。”姚晓栋认为,企业不仅仅要有技术,还必须拥有经验丰富的销售团队,从高校毕业的学生往往只拥有技术上的优势,却对企业上的运作机制不甚明了。他建议那些想创业的大学生,应该多学一点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 实习生 蔡立弘 记者 钱滢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