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目 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周刊 · 金融投资
 第B03版:财经周刊 · 理财广角
 第B04版:财经周刊 · 彩票看点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康健园
 第B10版:康健园 · 养生
 第B11版:康健园 · 保健
 第B12版:康健园 · 康复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 · 校园内外
 第B15版:教育周刊 · 就业导航
 第B16版:教育周刊 · 早教沙龙
    
2007年11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工博会上的“书生老板”

蔡立弘 钱滢瓅


  在刚刚结束的工博会上,今年新亮相的大学生创业展区人头攒动,记者采访了几位“书生老板”,听这些刚刚走出象牙塔的毕业生们诉说不为人知的创业经历。

  碰壁受挫是必修课

  林江滨从事的创业项目是“人造皮肤”。他在读研期间便跟随导师从事高分子材料的研究。2005年毕业之后,凭借自己的研究课题,他创办了生物科技公司。

  当了老板,林江滨才发现,运营一家公司与做实验搞研究毕竟有着很大的不同。特别在企业管理方面,他承认当时自己是一片空白,连公司注册的手续都不懂,与其他企业的合作过程也颇费周折。“碰壁、受挫,这是创业者的必修课。”小林说。对于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涌入创业的洪流中,他认为创业者的心态最为重要,信心是需要的,但也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创业基金助他开店

  韩舒庭和他的同学在毕业之后开办了一家经营数码艺术作品的公司。不过,最让他感到高兴的是,在这次工博会上,他们获得了300万元的风投资金。

  “将人物写真进行手绘的油画处理,完全是自己一时的灵感。”韩舒庭说,现在喜欢拍艺术照的人越来越多,而油画则有浓郁的西方艺术气息,把两者有机结合,应该很有市场。

  抱着试试看的心情,他们申请了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最终获得20万元的资助。他们用这笔钱搞研发、添置设备,开设了第一家公司。对于这种人像照片与绘画结合的全新产品,许多消费者还不能完全接受,难免会遭到冷遇,但他们并没有灰心。现在他们已和几家大型装潢公司在装饰画项目上 建立了合作,并计划在上海再开两家分店。

  经营从零学起

  姚晓栋在研究生毕业后与朋友一起开办了一家电子科技公司,专营数字影像精密检测仪以及齿轮齿条的生产。姚晓栋坦言,大学生要想自主创业,绝非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因为自己是新公司,在谈判上总要或多或少地做出些让步,而一些项目资金的回报周期过长也影响了整个公司资金的流动,会阻碍下一个项目的进行。

  “创办一个技术性公司,把关人的作用十分重要,流出去的产品就代表着声誉,而把关人就控制着这条生命线。”姚晓栋认为,企业不仅仅要有技术,还必须拥有经验丰富的销售团队,从高校毕业的学生往往只拥有技术上的优势,却对企业上的运作机制不甚明了。他建议那些想创业的大学生,应该多学一点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

  实习生 蔡立弘 记者 钱滢瓅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