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法治视窗
 第A21版:投资理财
 第A22版:股市分析
 第A23版:职场方圆
 第A24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 · 专版
 第B03版:长三角 · 文化·旅游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 · 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 · 诗意居住
 第B12版:广告
 第B13版:国家艺术杂志 · 纸上展厅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读者俱乐部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广告
 第B22版:上海地产
 第B23版:上海地产
 第B24版:上海地产
    
2007年11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给小康再多一个注脚

朱波


  特约记者  朱波 (南京)

  在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相比较政府工作报告中的GDP而言,一市之民能看得见、摸得着,受益更直接、更明显的莫过于家门口有没有一个可以进入、可以嬉戏、可以陶冶情感的市民广场。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是来自于著名“绿都”——江苏省南京市的记者。南京以绿化率高、绿化水平领先而著称,也养成了我多年来出差的习惯:了解一个城市的施政水平和人民生活状态,先看看这个城市的绿化,尤其是广场的绿化。

  这里的“绿化”,得打一个双引号。它并非指的单一层面上的栽多少树、种植多少草坪,而是指一种更高的标准:生态的人居环境。

  当我们的大巴一停下来,眼前的一个市民广场就吸引了我。这个广场大约有上海的人民广场或者南京的鼓楼广场那般大。说实在的,它的绿化水平我没有在意,我只是被广场上的热闹场景给吸引了:

  喷泉、鲜花还有草坪,将它装扮得花团锦簇,但更多的热闹是人形成的,在这个广场上,有拍婚纱外景的、有放风筝的、有溜旱冰的,还有拍照留念的……广场上甚至还能看见其他城市广场不允许出现的自行车、小摊贩……各种各样的人:老人、孩子、新人还有小贩,都在有条不紊地享受着这个广场所带来的惬意生活。

  问了问当地人,更是肃然起敬,原来这个广场竟然是昆山市市政府大楼面前的广场。

  在我的印象里,市政府面前的绿地广场,一向都是用来装点门面而非实际使用的。不要说自行车不给上去,有的时候连人都少见。当今一些城市的大广场,可以铺上华丽的草坪,可以装上先进的喷灌系统,也可以种植名贵好看的树,但对不起,唯独是谢绝人入内的,因为这里的绿是市长的绿,而非市民的绿。但是昆山的这个市民广场却令我大大改观。昆山人甚至骄傲地对我说,昆山人举行结婚仪式,也常常来这里举行,因为这里热闹和庄严并有。

  后来,我在旅游大巴上不断“遭遇”昆山其余的城市市民广场,我才发现,昆山的园艺和绿化水平也是高的,一些市民广场造得赏心悦目,根据地形不同,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树则树。但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昆山人与广场那和谐一幕。

  昆山率先实现了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基本达到了全面小康社会水平。我想以昆山的标准,能都给“小康”的标准加一个定义:人们是否能愉快地在市政府面前的草坪上享受双休日。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