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瓷罐盛膏方安全又环保 王欣 |
又到了冬令进补时节,不少市民请名医搭脉开方、不惜重金购买名贵药材,却忽略了膏方盛器这个比较关键的细节。 据童涵春堂国药号经理李国新透露,很多消费者为了节俭,常会自带盛器来,带保鲜盒、不锈钢锅子、塑料罐的都有。遇到这种情况,药房都会提醒消费者,最好使用传统的膏方盛器——瓷罐。 一方面,医生开出处方后,经过配方、浸泡、煎药、冷却、沉淀、过滤、蒸发、收膏等几个环节,要9个多小时,成品膏都是从铜锅直接倒入盛器中,温度极高。传统国药号自制的瓷罐都是以不含铅的泥土烧制而成,遇热不会发生变化;若膏方倒入塑料等材料的盛器,会发生化学反应,对健康不利。 另一方面,膏方由多味药材配伍熬制而成,里面不含任何防腐剂,在同样冷藏保存的条件下,瓷罐比其他材质盛器更安全。若消费者第二年继续服用膏方,原来的瓷罐可以再次使用,既环保又节省。 今年,针对一些长期出差、饮食无规律的商务人士冬令调理滋补之需,药房把膏方打粉泛丸,能随身携带。现在很多家庭没有牡丹瓶或是锡壶,如果要存放这种中药丸药,或是药材打粉后的散剂,可用干燥的膏方瓷罐或是密封干燥的保鲜盒代替。 本报记者 王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