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法治视窗
 第A21版:投资理财
 第A22版:股市分析
 第A23版:职场方圆
 第A24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 · 专版
 第B03版:长三角 · 文化·旅游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 · 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 · 诗意居住
 第B12版:广告
 第B13版:国家艺术杂志 · 纸上展厅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读者俱乐部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广告
 第B22版:上海地产
 第B23版:上海地产
 第B24版:上海地产
  
2007年11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师杯的上海气质

阿莱斯泰尔·希莫

  ■ 阿莱斯泰尔在工作

  在东京一呆已经十多年,作为路透社亚洲区体育记者,遇上重要的赛事就要“出征”,整个亚洲我都跑遍了。

  大师杯几乎每年我都会来,之前还有高尔夫球和F1,上海有影响力的赛事变得越来越多。先说说大师杯,虽然年年都是8人参赛,但我感觉整个规模正越来越大。我之前也采访过其他大满贯赛事,东京也有自己的网球公开赛,上海大师杯的组织显然更加规范。而且还会为国际媒体准备城市观光购物团之类的活动,连接待细节都考虑得很周到。比赛的质量自然不用说,世界前八的选手较量场场都很精彩。不过你知道我们通讯社的工作,可一点不轻松。我得守在屏幕前时刻关注最新数据,比赛还没结束,稿子几乎已经成形。胜负一定,加上最新的比分,稿子必须第一时间传入稿库。所以我很遗憾不能一直呆在球场感受上海大师杯特别的气氛。

  我觉得上海的球迷也很有国际气质。比起日本球迷,你们更热情,更擅长表达自己的情绪。日本球迷喜欢莎拉波娃,喜欢贝克汉姆,只有他们两个人来的时候,那才是真的全国疯狂。在上海,虽然球星效应同样强大,但你可以感受到上海球迷变得越来越懂网球,越来越喜欢网球本身。

  每回来上海看看老朋友,总让我很期待。他们会带我去很有特色的餐馆,外滩的酒吧可以俯瞰整座城市,白天和晚上的感觉非常不同。上海很有活力,回回都有新发现。一项成功的赛事,不仅仅只局限于硬件和规格,城市的气质也常常得以体现。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钟情上海大师杯的原因。

  路透社亚洲区体育记者      

  阿莱斯泰尔·希莫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