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国西餐文化节上午在沪揭幕 精美餐点让人不忍下箸 王欣 |
|
澳大利亚的葡萄酒、意大利的火腿、希腊的橄榄油、日本的大米、台湾地区的水果、印度的香料、斯里兰卡的茶、德国的小吃……今天上午,第四届中国西餐文化节在上海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东三馆举行,琳琅满目的异域美食令人食指大动,精美绝伦的艺术装盘却叫人不忍下箸。 上午最早开始的是巧克力蛋糕装饰、四盘甜点装盘和西式开胃菜冷盆比赛,海仑宾馆女点心师的作品“我的巧克力时尚”走的是现代派——用巧克力酱淋出的蛋糕镜面光可鉴人,四周贴着小巧的法式杏仁饼,从三角切口中却能发现其中丰富的层次和馅料;“榛子巧克力”上一圈圈回旋的巧克力粉与巧克力酱,斜倚着3扇巧克力中式小花窗,不经意间点缀上丝缕金箔,好比如今流行的“复古风”;煮熟的大虾盘成一朵芙蓉花,精细的果蔬粒砌成了金字塔,一位参加“西式开胃菜冷盆”比赛的选手给作品起名“阳光”。 中国西餐文化节,是由中国烹饪协会发起与各省市地方政府联合主办的国家级中外西餐饮食文化交流盛会,每两年举办一届。自2001年起,已分别在天津、广州、北京举办了3届。 今年在上海举办的第四届活动,更有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做好服务与技术经验和人才储备的迫切需求。本报记者 王欣 |相|关|链|接| 中国的西餐产业历史不长,约百余年的历史。其中,较早接受西方文化影响的上海,是我国西餐产业发展较早、较快的地区,上海西餐业的发展历经两个高潮时期: 第一个高潮时期是在上世纪30—50年代。随着上海对外的开埠,出现了英式、法式、俄式、意大利式、德式等西菜馆和宾馆西餐厅,著名的有建国后改名为复兴、红房子、德大、凯司令、天鹅阁、莱茜、来喜等西菜馆,锦江饭店、国际饭店、上海大厦等宾馆内的西餐厅。 第二个高潮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外资或由世界国际品牌企业管理的四、五星级宾馆和经营各国民族特色菜点的餐饮企业大量涌入,上海西餐产业和中国西餐文化也从而进一步蓬勃发展。 目前,上海的西餐企业已有1300多家,各国风味俱全。 |